(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孙艳)7月18日至20日,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举行。作为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展会,本届博览会以“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为主题,汇聚百余家企业的尖端成果,通过1万平方米展区的沉浸式展示,集中发布AI气象、低空经济保障、探测装备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7月19日上午,本届博览会组织了气象科技创新产品展示,现场,一批填补技术空白、实现全球首发的气象“硬科技”集中亮相,以突破性创新彰显中国气象装备与服务的硬核实力。这些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预报工具”的单一功能,而是深度嵌入产业肌理,成为激活经济效能的引擎,重塑多个领域的价值链条。
本届博览会上,多项全球首发、填补空白的硬核装备集中亮相,彰显中国气象创新硬实力。其中,华风集团“中国天气智能体”以数字内核构建新质生产力基座,打造“会听、会说、会思考”的AI气象服务助手;“未来60天无缝隙预报” 打破传统预报时限壁垒——从农业生产的季度种植规划到新能源电站的中长期调度,超长周期的精准预测让产业决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为千亿级产业链注入确定性。
墨迹天气AeroMetis系统堪称航空气象的效能加速器,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全球机场预报精修及AI智能订正技术,直接破解航空气象预警与决策断层。该系统可减少航司10%返航备降率、提升8%航班正常率,带来10%-15%的综合经济效益提升。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其安全起飞来自硬核装备的支撑。华盛雷达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是灾害监测的“火眼金睛”,通过电磁波散射原理,定量探测云雨的空间分布、强度及双极化参数,甚至能捕捉龙卷、强风切变等中小尺度天气的细微结构。该公司依托相控阵天气雷达提供有降水天气的精密数据,并针对晴空气象要素专门研制出天穹垂感雷达、3D风瞳雷达等构建的一整套新型的观测系统,同时通过数据同化、AI预报等研制出晴雨全天侯低空飞行气象服务决策平台,为低空经济筑起“无形防护网”。
从AI气象大模型到低空探测装备,从短临预警系统到全球仿真模式,这些硬核科技正以“气象 +”的深度融合,为农业、新能源、航空、低空经济等产业注入新动能。气象,已不再是“阴晴冷暖的播报员”,而是撬动千亿级市场的经济引擎,以技术创新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首次实现气象科技全产业链展示,首次规模化呈现气象经济概念,覆盖“探测-算法-平台-服务”全链条。依托全链条服务设计,本届博览会吸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投资运营等领域专业人士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