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裴香斋(1907—1945),魏县土生土长的英雄,一生追求进步,献身抗日。先自发组织抗日民团任团长,后历任大名三区大队参谋兼特务队长、副大队长,冀南军区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副大队长,九旅二十六团三营营长,魏县大队副大队长、魏县武装工作队队长,路南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他身先士卒,身经百战,功勋卓著。1945年春,在魏县蔡小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1942年初,日寇加紧对冀南地区实行“囚笼政策”,广大农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为了重新打开广大路南的局面,恢复魏县根据地,8月,趁青纱帐起来之机,党组织决定派裴香斋担任魏县武装工作队队长打回魏县。
为狠狠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裴香斋决定迅速拔掉一批炮楼。他们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柏庄炮楼。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武工队发动奇袭,缴获敌人五十支枪、一千发子弹,取得了打回魏县的第一个胜利。接着,一鼓作气连着端了王庄、张仕望、泊儿等地的七八个炮楼。
194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路南支队副司令裴香斋带着警卫员先后从墙头跳进汉奸范一德的院子里。裴香斋把枪往桌子上一放,严厉地对吓得战战兢兢的范一德的母亲和媳妇说:“为日本人办事,到头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还是让他早点别干‘那个’,过几天我们再来。”
他俩第二次“拜访”时,范一德仍不在家。裴香斋向范母、媳讲解日军必败抗战必胜的形势和前途,揭露日寇利用伪军奴役中国人的罪行。范母、媳听后一个劲地说好称是。
第三次,他们在范家街门上一敲,范媳连忙开门迎接,并将留在家里的信双手递给裴香斋。裴香斋拆开一看,见里面有“今后决不帮着日本打中国人,保证听首长的话,你指到哪儿我干到哪儿”等话,就当即和范母约定了与范一德见面的时间地点。后来,经过裴香斋的教育,范逐渐悔过,不断向八路军提供情报,还动员一部分伪军参加了路南支队。最后通过他做内线,路南支队配合分区部队顺利打开了海得炮楼。
路南支队在谢町驻防两次,消息都被泄露出去,遭敌人包围受到损失。经反复排查,得知是该村伪联络魏机所为。裴香斋设计抓获魏机,审清了他两次向敌人报告的经过,便连夜回到村里,召集群众开会,宣布了魏机的罪行,了结了他的狗命。
经过武工队、南支的辛勤工作,顽强战斗,魏县大部分地区的抗日工作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只有一区(魏镇一带)因日伪力量强大,工作还未上去。为开辟一区工作,裴香斋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一区队。他们研究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决定与敌玩“捉迷藏”。
夜晚,一区队一改原来悄悄进村的习惯,两个班分别到北寺庄和后屯,进村后找村长要被子、要灯油,一副要住下去的样子。安排就绪后,部队却悄悄出了村。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路线到仁里村、前屯,进村又号房子又做饭,故意暴露目标,叫村里的人看着部队熄灯睡下后,又不声不响地撤了出来。一连三天,他们在北、南寺庄附近的几个村庄转悠,给敌人“捉迷藏”。日本小队长气得哇哇大叫,训斥、辱骂报信的人,扬言要坚决捉住裴香斋。
到了第四天,部队在南寺庄住了一夜,伪村长任机金早晨起床后,看见战士们正香甜地喝着小米粥,气得咬牙切齿。原来,他已连着向敌人报告了三次,敌人来后都扑了空。可这回他失算了。敌人的马队追过来了,裴香斋和战士们早就埋伏在那里了,借着有利地形,打得敌人人仰马翻。
战斗结束后,立即枪毙了汉奸任机金,对附近震动很大,向敌人通风报信的人都收敛起来。一区的工作逐渐地开展起来,实现了上级党委所提出的“有敌人、无敌区”的良好局面。 (王清学 王玉梅)
(摘自《邯郸抗战英烈传》)
上一篇:邯郸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