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7月16日晚,原创历史话剧《大儒孙应鳌》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首演。该剧以明代黔籍大儒孙应鳌的生平与思想为主线,通过艺术化舞台呈现,展现其对阳明心学的传承与创新,致敬贵州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孙应鳌(1527年-1586年),字山甫,号淮海,谥文恭,贵州清平卫(今凯里市炉山镇)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明代南京工部尚书。其为“黔中王门”第二代弟子,将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融会贯通,提出“出人为宗”“用世为本”的新说,为“黔中王门”的集大成者,是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文化传播与地方教育,为贵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南巨儒”莫友芝赞其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著有《淮海易谈》《四书近语》《教秦绪言》《幽心瑶草》《学孔精舍诗钞》《督学文集》等传世。
该剧由贵州省话剧团出演,今年5月1日在凯里开排。创作团队创新性地将贵州非遗元素融入话剧艺术,通过戏剧张力展现这位黔籍大儒的思想精髓。该剧生动诠释了孙应鳌作为阳明后学的心学理念,以及“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的为官教学之道,通过视听双重盛宴让本土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历史人物精神与当代价值追求产生共鸣。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大儒孙应鳌》 在筑首演》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