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7月19日电 (记者 薛来)近期,巴彦淖尔市极端天气频发,为保证农户利益,捍卫国家粮食安全,7月18日,全市60.72万亩小麦开镰收割,一场与时间赛跑的 “麦收保卫战”在广袤田野间打响。
在乌拉特前旗西山嘴农场第五分场,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大型收割机穿梭其间,锋利的割刀快速运转,将麦穗卷入机身,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我今年种了80亩地,套种了20亩小麦,听说这几天还要下雨,必须赶在雨水来临前完成抢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农户刘东说。
据了解,面对极端天气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影响,巴彦淖尔市全面部署小麦抢收工作,及时协调800余台收割机充实抢收力量,形成了“人机齐上、迅速作业” 的抢收格局。
在杭锦后旗陕坝镇的麦田里,7台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往返穿梭,割麦、脱粒、清选一气呵成,饱满的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虽然前几天的雨水较大,但我们这儿的小麦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镇上全程跟进种粮关键环节,挑选高产抗病品种,播种施肥按精准配方,防虫期统一组织‘一喷三防’,收成还是很不错。”陕坝镇满天红村村民刘长胜说。
“上周的大雨对部分旗县的小麦有一些影响,我们正在和保险公司进行查灾定损,同时组织农业基建进行抢收,全方位技术指导麦后复种秋菜和牧草,力争把减产损失降到最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党宏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