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陈丹丹)7月10日,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瑶里古镇景区周边设置了多个卡点,对古镇村民以外的人进行收费。此举引发村民不满,随后景区入口通道处出现多则告示,指引游客从其他通道逃票入村游玩。7月14日,景德镇瑶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向游客和原住民致歉,并宣布恢复原有经营模式。
此前在瑶里古镇景区入口通道处,有的告示写道:“本村村民反对强制收费,建议游客绕行,从别的路进入古镇(除游客服务中心外别的路均可免费进入古镇)”“瑶里古镇原为免费开放村落,现未经村民同意收取门票,请游客谨慎购票!”一些自称是瑶里古镇商户和居民的网友也在社交平台发文,对古镇收取门票的举措表示明确反对,并发布“逃票指南”。
一位瑶里古镇村民表示,景区运营方收取门票前未与村民沟通一致,此举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瑶里古镇一位民宿经营者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他看来,收取门票会直接导致游客量下降,影响商户的切身利益。
对此,7月14日晚,景德镇瑶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公司对封闭瑶里古镇管理研判不足,给广大游客和原住民带来不便,对此表示最诚挚的歉意,经研究,公司已恢复瑶里景区原有经营管理模式。
《工人日报》记者7月15日联系到瑶里古镇一位村民,对方证实,古镇已不再收取门票,周边卡点也被撤掉,游客可以免费进入古镇。此外,记者在多个旅游服务平台查询发现,目前除了陈毅故居、程氏宗祠、狮冈胜览3处景点外,该古镇内其他区域免费开放。
针对此次事件,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分析称,村庄位于景区内会形成“景中村”,景区收取门票会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日常社交往来。“为了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景区运营方在景区改造方面会投入一定资金,因此想通过门票回收成本,但在此过程中,运营方应与村民友好协商。”
古镇保护与开发离不开当地村民。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提到,村民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构成,更是展现各古镇独特风格和风土人情的直观窗口。记者梳理发现,国内一些古镇已探索形成“景村和谐”的成熟模式。例如,通过与原住民共生、靠原住民发展,陕西袁家村既完好保留了农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共生方能共兴,‘景村和谐’是古镇发展秘诀。”徐虹认为,一方面,景区不能只依赖门票收入,应当开发更丰富多元的产品,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另一方面,应处理好景区和村庄的共生关系,让景区发展成果惠及当地。
上一篇:北京推进“交通+旅游”深度融合
下一篇:心系千家万户 守护石榴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