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安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已披露,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及信息进行详细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9.71万元
报告期内(2025年4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 | 金额(元)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70,645.66 |
本期利润 | 97,116.64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029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42,624,288.43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267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70,645.66元,本期利润为97,116.64元,意味着基金在该季度整体盈利。期末基金资产净值达42,624,288.43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267元,反映出基金资产的价值及每份基金的价值。需注意,上述业绩指标未包含持有人交易费用,实际收益会低于所列数字。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差距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 ①-③ | ②-④ |
---|---|---|---|---|---|---|
过去三个月 | 0.27% | 0.01% | 0.52% | 0.01% | -0.25% | 0.00% |
过去六个月 | 0.33% | 0.01% | 0.86% | 0.01% | -0.53% | 0.00% |
过去一年 | 1.17% | 0.01% | 1.96% | 0.01% | -0.79% | 0.00%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2.67% | 0.02% | 3.53% | 0.01% | -0.86% | 0.01% |
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27%,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2%,差值达 -0.25% ,显示基金在该时段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从更长时间跨度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差值为 -0.86%,表明基金长期也未达业绩比较基准表现。不过,各阶段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差值多为0.00%,说明基金波动与业绩比较基准波动相近。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对比
本基金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3年12月04日,图示日期为2023年12月04日至2025年06月30日。建仓期结束时各项资产配置比例符合基金合同约定,但从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对比来看,基金在跟踪业绩比较基准上存在一定差距,投资者需关注基金后续能否缩小这一差距。
投资策略与运作:存单市场收益下行,波段操作应对
2025年二季度,存单市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6个月AAA存单收益率从季初的1.9%附近降至季末的1.62%,1年AAA存单收益率从季初的1.9%降至季末的1.63%。主要原因包括一季度信贷放量透支全年信贷需求,后续新增信贷需求不足,融资需求缩减,以及宏观经济需求偏弱。海外方面,特朗普政府寻求弱美元政策,美元指数二季度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贸易争端下企业生产和出口面临压力,工业生产边际下降,需求不足导致产成品价格低迷,PPI持续为负压缩企业利润,消费虽在国家补贴下有所企稳,但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不强,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
在此市场环境下,本基金秉持稳健投资原则,在确保组合流动性、安全性基础上,以投资价值较高的存单和逆回购为主,加强波段操作,在关键时点保持流动性,抢抓配置机会。下一阶段将继续稳健操作,择优配置具有更高性价比的资产,保持组合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投资者可关注基金在后续市场变化中,能否通过策略调整实现更好收益。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0.27%增长,跑输业绩基准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0267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7%,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2%,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0.25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二季度,尽管基金实现了一定的净值增长,但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设定的目标,投资者需进一步关注基金后续业绩表现能否改善。
基金资产组合: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8.72%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权益投资 | - | - |
其中:股票 | - | - | |
2 | 基金投资 | - | - |
3 | 固定收益投资 | 42,156,915.89 | 98.72 |
其中:债券 | 42,156,915.89 | 98.72 |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
4 | 贵金属投资 | - | - |
5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
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543,843.91 | 1.27 |
8 | 其他资产 | 2,622.00 | 0.01 |
9 | 合计 | 42,703,381.80 | 100.00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极高,达98.72%,金额为42,156,915.89元,主要为债券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1.27%,其他资产占比0.01%。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体现了基金稳健的投资风格,但在市场变化时,需关注固定收益投资的收益稳定性及资产配置调整的灵活性。
债券投资组合:同业存单占比91.69%
按债券品种分类
序号 |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国家债券 | - | - |
2 | 央行票据 | - | - |
3 | 金融债券 | 3,076,670.96 | 7.22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3,076,670.96 | 7.22 | |
4 | 企业债券 | - | - |
5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 - |
6 | 中期票据 | - | - |
7 |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 - |
8 | 同业存单 | 39,080,244.93 | 91.69 |
9 | 其他 | - | - |
10 | 合计 | 42,156,915.89 | 98.90 |
债券投资组合中,同业存单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高达91.69%,金额为39,080,244.93元,金融债券占比7.22%,主要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的高占比与基金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的投资目标相关,但需关注存单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序号 | 债券代码 | 债券名称 | 数量(张)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112522014 | 25邮储银行CD014 | 39,000 | 3,874,462.04 | 9.09 |
2 | 160405 | 16农发05 | 30,000 | 3,076,670.96 | 7.22 |
3 | 112598437 | 25宁波银行CD096 | 25,000 | 2,491,076.20 | 5.84 |
4 | 112510132 | 25兴业银行CD132 | 25,000 | 2,490,873.26 | 5.84 |
5 | 112409287 | 24浦发银行CD287 | 25,000 | 2,482,929.07 | 5.83 |
前五名债券投资中,邮储银行、农发、宁波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债券占一定比例。需注意,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多有受到不同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况,虽投资决策程序符合要求,但投资者仍需关注相关风险。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增长48.29%
项目 | 份额(份)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34,739,946.85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26,287,146.44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19,510,788.00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41,516,305.29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34,739,946.85份,期末为41,516,305.29份,增长了6,776,358.44份,增长率达48.29%。期间总申购份额为26,287,146.44份,总赎回份额为19,510,788.00份。份额的大幅增长可能与投资者对该基金的预期及市场资金流向有关,但需关注大规模申购赎回对基金运作的影响。
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20%:警惕大额赎回风险
报告期内,机构投资者在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46.97%,持有份额为19,500,780.04份。这种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过高的情况,可能带来大额赎回风险,导致基金净值波动,机构投资者赎回后还可能使基金规模大幅减小,影响基金正常运作。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该投资者的动态及基金管理人应对措施。
综合来看,国寿安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在2025年二季度呈现出份额增长但净值增长未达业绩基准的情况,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为主,同业存单占比较大,且存在单一投资者占比过高问题。投资者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