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微博
主持人:上周的金融板块最终让大家空欢喜一场,确实如泛舟所言,没到加速上涨的阶段。
泛舟:不知为何很多人对加速上涨如此执念。指数但凡出现加速上涨,必然就是金融带动的,特别是非银金融,保险券商之类。只要这些板块中的中大市值公司没有持续大幅拉升的迹象,综指就无法加速上涨。
主持人:这也能理解,大家憋了四年多,好不容易来一次牛市,当然都希望指数能大涨。
泛舟:指数大涨又如何?人人就都能赚钱?这是一个悖论。过去四年半,躺赢一共九个组合,也没见亏钱,但仅沪深300指数最大跌幅就达到46%左右。有一组数据就是,今年上半年还有近25%的公募是亏损的,所有公募中位数收益率为0.79%。按理说,上半年沪指都涨了4%左右,中证2000更是涨16%左右,平均收益至少要有吧。毕竟2022年、2023年公募平均跌了34%和12%。在下跌的基础上,等于没怎么回血。公募已经代表了专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中倒腾的结果更惨。据我了解,2025年上半年,盈利超过10%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20%,30%分布在0%-10%区间内,还有50%处于亏损状态。这可是在代表A股短期活跃度的中证2000指数上涨16%的背景下,还有近一半人亏损。所以个人投资者能不能长期稳定的保持盈利与指数是不是加速上涨没有关系。只不过,当指数加速上涨的阶段,大伙应该多赚点,因为盈亏同源,有加速上涨,必然未来会出现宽幅震荡。届时争取少亏点,如此周而复始,才能做到长期稳定盈利。
主持人:如何能让自己无论牛熊都能盈利才是读者朋友们需要深度思考的。
泛舟:这两年,公募这边上了最多的产品就是ETF,美国股市像巴菲特这样的属于极少数。绝大多数投资品种就是ETF。因为他们用了100多年了解到,长期能跑赢指数的基金经理只是极少数者。那还不如做好指数跟踪就行了。在我看来,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是上班族,每年根据指数的震荡幅度,设定好以ETF为投资品的组合计划。跌到位就买,涨到目标就卖。此时,指数的牛熊只是你组合中调整买卖仓位和价位的变量依据。熊市就把各买点之间的价格设宽一些,收益率低一些。反之,牛市就把买点设窄一些,收益率略高点。
主持人:我明白,这就是你设定躺赢组合的初衷。话说本周指数波动区间不大,但成交量未见明显萎缩,这说明啥?
泛舟:说明市场短线活跃度不错,本周AI产业链、反内卷、机器人等都有较好的表现。反正两市成交金额只要在1.2万亿之上,短线活跃度就没问题。趁着指数加速上涨阶段尚未到来,大家做好布局,未来加速上涨这一段争取要吃到。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