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重庆的重是重逢的重
N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
807班 陈怡蕊 指导老师 沈亚清
山城重庆,于我而言,是故地重游,此番再来,竟觉得“重”字别有意味——重逢的重,重叠的重,重峦叠嶂的重。
飞机掠过巫山十二峰时,舷窗外的云雾忽然散开片刻。那些锯齿状的峰峦露出青铜色的肌理,缆车索道如丝缀连其间,这座城的山水总在云遮雾绕中藏起旧容颜,这便是重庆,用山峦的褶皱收藏着人间烟火。
晨雾未散时登上缙云山,石阶被晨雾染成了深青色,越往上走,雾气越浓,松针上液化的水珠不停地砸向脑袋,惊得人一颤。转过第九个弯,云海仿佛被劈开一条裂缝,金阳洒在黛青色的山峦上,惊起一群飞鸟,它们掠过树林时,尾羽扫落几片黄桷树叶,叶子旋转着坠入深谷,竟在半空被上升的气流托住,飘飘摇摇不肯落地。在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山色有无中”,重庆的山是会呼吸的活物,云雾则是它吞吐的烟霞。重庆的雾,比人更懂重逢的滋味。
中午踏进芙蓉洞中,浑身变得冰凉凉的,黑暗包裹着水汽直漫裤脚,芙蓉洞内打着五颜六色的灯光,清晰地见到钟乳石群如凝固的银河悬垂穹顶,石笋从地底刺出尖锐的棱角,暗河撞破岩石层时,水珠溅在地上碎成了彩屑,清脆的落地声在溶洞内,仿佛开了扬声器一般,在岩壁间折射出三重回声——这让我想起了铃铛的“叮咚”声,在这绚丽的灯光之下进入我们的耳朵。好似美好的事物总是要通过无限的汲取和努力,才能出现在眼前。
暮色中的金佛山显出魔幻色彩,坐在缆车上,直达海拔两千米处,窗外掠过成片方竹林,竹林边缘泛着金红夕照。步道尽头有座古寺遗址,半截唐碑淹没在花丛中,碑文也被苔藓吞噬。转头一看,只见石缝里钻出几株穗花报春,嫩黄花瓣上还沾着冰碴,山风卷来残钟余音。让人的心不禁一震。原来时间在这里是螺旋上升的,只要足够坚强,不懈努力,废墟里永远孕育着新生。
下山时特意走了六岁那年的旧道,石阶缝隙里,野薄荷依然散发着清凉香气。忽然懂得重庆的“重”,不仅是山峦重叠的重,更是万物轮回的重逢。每一片云都曾浸润过吊脚楼的檐角,每道江湾都记得千帆往事的倒影,连吹过歌乐山的风,也诉说着某个清晨未说完的絮语。
离别时,云雾再度闭合,峰峦重新陷入混沌。口袋中的黄桷叶,它的每道叶脉里,都蜿蜒着山城的褶皱与心跳。重庆的“重”是云雾散又聚的重,是江水去复返的重,是纵使山河易改,你与旧时光总能在狭路相逢的重。
记一次旅游
N桐乡市中山小学408班 陆坷妍
每年暑假,我们一大家子都会自驾去旅游,我每天期待几时能出发。今天,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莫干山之旅。我和弟弟兴高采烈地上了车,一路上我们看着车窗外,沿途的风景可真美啊!
不一会儿我们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到目的地了,这里山水环绕,鸟语花香,游客也很多。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敲打在屋顶上滴高答答……叮叮咚咚……像在打鼓,那声音真好听。等雨停了我们就去吃晚饭了,晚餐可真丰盛,有当地特色红烧肉、笋干、油炸小鱼等,我吃了好多好多,接着我们又去饭后散步,走过了会摇晃的彩虹桥、篮球场,路边还有几只小蜗牛,我们边走边逛,一直到黄昏才回去,我们躺在床上一边休息一边讨论明天去玩什么,还没讨论出结果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拿上渔网、小水桶出发去小溪边抓小鱼小虾。小鱼好调皮呀,怎么抓都抓不住,我跟弟弟两个人抓的满头大汗。好一会儿才抓到两只小虾和一条很小的鱼,最后都被我放生了。
下午我们出发去漂流,这里人山人海,游玩的人太多了。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我们穿上救生衣坐上了皮划艇。顺着水流冲了下去,这个坡度很大。我哇哇大叫起来,真惊险啊!一个小时左右才回到岸上。
接着我们又去游泳,山里的水很清也很深,我有些害怕,可还是下水了,爷爷直夸我勇敢,我心里很庆幸,今年我学会了游泳,这会儿派上了用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以愉快的心情结束了这次旅游,我期待着下一个暑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