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音乐人雷雨心发文称其原创歌曲《记念》被某音乐平台标注原唱为“旺仔小乔”。一首承载着创作者心血的歌曲,原唱身份竟被轻易混淆,这一事件反映出原创音乐在翻唱热潮下的尴尬处境。
回溯《记念》的走红历程,2015年,17岁的雷雨心带着和同学蒋思涵共同创作的《记念》,登上《中国好歌曲》的舞台,清新的风格、真挚的情感让这首歌迅速走红,成为无数人毕业季的专属背景音乐。多年过去,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记念》被众多“网红”翻唱,其中“旺仔小乔”的版本传播甚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广泛传播竟带来了“副作用”,在流量的推波助澜下,部分平台与听众竟模糊了原创与翻唱的界限,让原创者陷入尴尬境地。
从音乐传播的角度看,翻唱本应是对原创歌曲的二次创作与推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翻唱可以为原创歌曲开拓新的受众群体,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而原创则是音乐行业发展的根基,为翻唱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但如今,翻唱与原创的天平逐渐失衡,流量的诱惑让一些平台和传播者过度关注翻唱带来的热度与商业利益,原创音乐人的身份与权益被边缘化。这不仅伤害了原创音乐人的创作热情,也破坏了音乐行业的生态平衡。
对此,音乐平台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方面,要加强对歌曲信息的审核,确保歌曲原唱、词曲作者等关键信息准确无误,避免类似《记念》原唱被误标的乌龙事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在推荐翻唱作品时,不能忽视原创作品的推广,应给予原创音乐人与原创作品足够的曝光机会,让听众能够了解到歌曲真正的创作者。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维权成本高、侵权赔偿低等,导致原创音乐人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往往力不从心。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机制,降低原创音乐人的维权门槛,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让原创音乐人能够安心创作。
同时,听众的音乐消费观念也需引导。不能仅仅因为翻唱作品的热度高就盲目追捧,而应该更加关注歌曲的创作背景、原创音乐人的付出,尊重每一首原创作品的价值。只有当听众形成正确的音乐消费观念,愿意为原创音乐买单,原创音乐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原创音乐是音乐行业的灵魂,绝不能让翻唱“鸠占鹊巢”。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扭转当前翻唱与原创失衡的局面,营造一个尊重原创、鼓励创新的音乐环境,让原创音乐重新焕发生机,在音乐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