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空报)
杜依婧
两年前,在夏日的蝉鸣里,我抱着文件夹跟在张师傅后面,走在去工会办公室的路上,他腰间的钥匙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这是我成为工会干事后第一次来到工会办公室,新洗的工作服贴在背上微微发潮,树荫里跳动的光斑,每一片都应和着初来者忐忑的心跳。
工会办公室在四楼右手第二间,推开门是翟经理和冯师傅热情的笑脸。“小杜是吧?”冯师傅的大嗓门让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继续说:“你的工位在这儿,特意新搬来的绿萝,绿色好心情。”说罢他抬了抬手里的绿萝。
那时的绿萝气根稀疏得像未及梳理的发丝,蜷曲的嫩芽裹成拳头大小,叶片薄得能透出叶脉,在穿堂风里晃出细碎的颤影,倒像是我攥紧文件夹时指节泛白的模样。我盯着工位上这株怯生生的植物,忽然觉得我俩都带着初入新环境的拘谨,连叶片上凝结的水珠都像未敢落下的汗珠。
虽已初秋,但是太阳依旧炙烤着大地,我忽然发现绿萝的叶片不知何时蔫软下来,叶尖垂在键盘上,像是被什么压弯了腰。那天我正为全厂女职工办理特殊疾病保险焦头烂额,表格在指间沙沙作响,面对新接触的几百个数据理不出头绪。“小杜,来尝尝云南鲜花饼。”翟经理拿出的鲜花饼香气瞬间扑鼻而来,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清新,翟经理探过身来,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咱们按各分会划分梳理着来,你看……”她的食指划过屏幕,在各分会统计表上晕开暖意:“这个分会有年龄到期的职工,得单独剪切出来标黄;这个分会有五个新增的姑娘……”她的声音像春溪漫过卵石,将混沌的数据冲刷成清亮的脉络。
真正让我和绿萝实现“抽条”的是我全权策划执行的职工健康知识讲座。9月的秋老虎酷暑难耐,职工们来参加讲座的积极性依然不减,那天有二百多名职工前来参加讲座,我和同事们安排好职工们和邀请的医师入会场就座,随着讲座的开始,我把改过五六次的策划书越攥越紧,手心里沁出细密的汗珠,眼睛时刻紧紧盯着授课医师讲解的PPT,仔细跟着流程。“请哪位同志配合示范心肺复苏?”医师举着人体模型的双手悬在半空,话筒里的尾音微微发颤。身体比意识先做出反应,我一个箭步冲上台阶。“我来!”指尖触到冰凉模型的瞬间,才发现工作服后背早已湿透,太紧张了,精神高度集中生怕自己第一次策划执行的活动出现任何一个闪失。
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掌声像浪潮般涌来,我的眼眶居然有些发烫,讲座落下了帷幕,看着大家眼角的笑意,那些反复修改方案和核对流程的疲惫感顿时烟消云散。成就感像微风吹拂绿萝日益厚实的叶片,在反复摩挲中显出清晰的脉络。
经过这次经验的积累,我开始学着在工作里捕捉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凭证都要仔细核对”“职工体检的日期要尽早确定”“劳模工匠读书会的邀请提前发下去”“女职工各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我把大家的一一叮嘱记在工作本上——那本子现在已写满大半,夹着在三八节女职工活动中做的干花书签,本子边角也卷起温柔的弧度。
现在,办公桌上的绿萝愈发葱郁,垂下了长长的气根,我把它盘踞在我的工位隔断上,一片片竖起的叶片显得更加朝气十足,新生的嫩叶在春风里肆意舒展。我轻轻将花盆转向阳光更充足的方向,恍惚间,仿佛又回到当初——有人为我指引方向,调整了我人生的航向,而这善意的影响,就如同这绿萝,在时光中不断生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