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张强维
当大运河的晨雾还在记忆中氤氲,我的脚步已踏上塔里木河畔的热土。作为沧州检察机关选派的援疆干部,在轮台县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岗位履职满月的此刻,回望来时路,我深切感受到:这跨越数千公里的历练,是一颗维护公平正义法治初心的奔赴,更是青春在边疆淬火成钢的序章。
初抵轮台,我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陌生与新奇,更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民事检察条线,需要我迅速适应新的工作节奏,于细微处守护群众权益。
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里“泥土里的司法智慧”。在参与草场纠纷调处时,与当事人面对面解释民事检察规定,耐心、诚心倾听他们最朴素的“道理”。在进行民事法律宣传时,对老乡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解答,换来他们发自内心的“热合买特”(谢谢)。在对生效裁判结果案件进行审查时,不仅要考虑案件是否能够再审,更要考虑是否能够改判和改判结果能否落到实处来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草场纠纷牵系着牧民的生计,邻里院墙关乎几代人的情谊,借贷合同背后是老乡紧锁的眉头。正义不仅写在判决书里,更写在群众舒展的眉宇间。
一个月的时光虽短,却已在我生命里刻下如胡杨般的印记。援疆,绝非单向的给予,而是灵魂的双向滋养——我以专业倾注这片热土,边疆则以它的辽阔与坚韧,重塑着我的胸怀与担当。曾以为正义在法条字句间,如今懂得正义更在老乡端来的奶茶温度里;曾执着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如今学会在葡萄架下解开千千心结。
当沧州武术之乡的刚毅执着,遇见轮台白杏之乡的宽厚热忱,新时代检察青年的青春本色便在这交融中绽放——那是在陌生环境里快速学习的能力,也是在艰苦条件下甘之如饴的乐观,更是在每一个案件中以真心护民心的初心。那是沙尘中奔赴牧区的逆风而行,也是灯光下与同事并肩阅卷的静默相守,更是将“他乡”作“故乡”的赤子情怀。
我的轮台故事,才刚刚落笔第一行。在未来的时间里,我愿以大运河赋予的理性为舟,以边疆滋养的情怀作桨,在塔里木河畔的法治航程中奋楫扬帆,让燕赵大地的检察之声,在壮美新疆激荡起公平正义的回响。我当如胡杨挺立,用青春扎根热土,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这千里奔赴的历练,终将在我生命里沉淀成无法替代的厚重年轮。心系人民之处,千里亦是故乡;守护公正之地,青春自成星河。
(作者单位:献县人民检察院)
下一篇:来自雪域高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