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凡杰 本报记者 张堃雷
“我叫马继民,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最小的孙子。”90多年前,马继民的爷爷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如今,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忆起爷爷的点点滴滴,马继民依然热血激昂:“我从小就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到现在我们也一直弘扬着爷爷和东北抗联将士们留下来的东北抗联精神,也时刻记着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英雄的鲜血。”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他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0年2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虽然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但爷爷威武的形象一直都鲜活地根植于马继民心中。“小时候妈妈每年都会带我去郑州烈士陵园,陵园纪念馆里第一块展板上就写着我爷爷的英雄事迹。”从那以后,家人和老师们点点滴滴的讲述,让马继民对爷爷的认知逐渐清晰。在他的家中,珍藏着一块意义非凡的“传家宝”—— 一片桦树皮。这是马继民的父辈在上世纪50年代来东北时,抗联老战士送给他们的,希望他们永远不忘抗联战士是吃着草根和树皮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这块“传家宝”也传递着马家“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九字家训。
今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火炬传递时,马继民作为第29棒火炬手,满怀深情地跑完了位于兆麟公园的传递路线。“兆麟公园、靖宇公园、一曼街、靖宇街、兆麟大街……在哈尔滨随处可见纪念英雄的标识,哈尔滨人民没有忘记英雄们在战争年代作出的牺牲,我特别欣慰。”马继民说,“作为抗联英雄的后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并发扬好抗联将士们的事迹和精神,更希望年轻一代去聆听和了解东北抗联故事,把抗联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并激励每一个人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