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舒帆 发自北京 7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申长雨介绍,我国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申长雨表示,通过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我国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有力支撑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同时,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申长雨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汇聚400余项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实现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175家,覆盖率达到52.6%。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申长雨介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企业连续4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获奖数量位居各国之首。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
“我国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申长雨表示,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再创新高。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申长雨说。
上一篇:哈尔滨新风系统有哪些
下一篇:山东舰迎来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