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黑龙江等地已针对二孩、三孩家庭实施区域性育儿补贴政策。
近期,社交平台上热传“国家最新育儿补贴政策来了”“政府给娃娃钱,每年3600元,0-3岁都能领”,类似的消息受到婴幼儿家长的关注,甚至还有所谓的“文件”在网上流传,引发讨论。
“育儿补贴”真的要发放了吗?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层面的育儿补贴政策尚在制定中。不过,浙江、黑龙江等地已针对二孩、三孩家庭实施区域性育儿补贴政策。
育儿补贴政策暂未出台
说起育儿补贴,北京不少家长对社交平台上转发的“最新政策消息”心生疑问,育儿补贴政策出台怎么没收到相关通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工作任务中提出,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健委此前也透露,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相关的育儿补贴操作方案;今年4月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介绍,我国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6月10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针对网上的种种说法,近日,新京报记者拨通北京市12345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查询到关于育儿补贴的政策登记。随后,记者从卫健部门了解到,目前还没有出台育儿补贴相关政策,市民可以持续关注。
育儿补贴并非生育津贴
有市民表示,自己此前生孩子领过一笔钱,是不是就是育儿补贴?记者了解到,那实际上是“生育津贴”,属于生育保险范畴。“育儿补贴”是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将“生育友好”理念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家庭育儿成本进行直接经济支持。
生育保险保障的待遇包括两类,一是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参保女职工可按规定报销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二是生育津贴,是指在分娩后休产假期间获得基本经济收入。生育保险覆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由用人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