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家里第一个宝宝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公司开业的时候。第一次当爸爸,满心欢喜,加上几个人合伙创业,生活充满了希望和阳光。创业半年后,到年底,公司盈利约10万元。实际上,我们没有亏钱。每个人都分了钱。他们非常高兴。他们以为过了年底,我们会越来越好。前言过后,让我们言归正传。也给准备创业,已经在路上的朋友说说我遇到的坑,都是眼泪。希望吸取教训,避免入坑!
第一个坑:资金的规划和使用:和很多人一样,我对现状不满意。三个人(同事和朋友)决定创业。我负责市场和资本交易。我拥有44%的股份。姑且称之为A;一个同事只付26%,姑且称之为B;一个同事,30%只为技术买单,叫C,负责工厂生产和售后。一开始我有一些客户(之前公司倒闭留下的),也下了一些订单让我们处理。第一批货还好,发货后反响不错。接下来会下更多的订单,问题就出来了。没钱买材料(供应商只给一个月的账期,我们三个月还钱)。没有办法,只能和老婆商量,让家里借钱买材料,等公司还钱。结果钱进了公司,再也没回来。资金周转不开,公司没钱发工资,进口材料,发货。家里没钱花。嗯,大家都不满意,投诉也很多。我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钱进来的时候还不够,爷爷被要求向奶奶借钱。没有资金规划,只知道蒙着头花钱,哪里给得急。千万不要借钱创业。如果你有钱,你需要计划和使用它。先来后急,一定要手里有流动资金。钱用完了不要换钱。
第二个坑:找到合适的伴侣,沟通很重要。
刚开公司的时候,我们都是企业家,因为我们是朋友,是同事,我们也没太在意。因为每个人都想做好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时间长了,家人见不到兜里有钱,就会抱怨,合伙创业。虽然有账有财,但报销制度并不完善。还是在吃过亏之后觉得自己不讨巧?心里有疙瘩,没有及时沟通。怀疑和不信任就出来了。我们的一个股东有车,同意公司报销出差的油钱和过路费。平时不出差,偶尔用它帮公司弄点东西什么的,每月给600元油钱的月报。过了几个月,我说不行,维修要花钱。没有上报。结果我有了意见,埋在心里。嗯,这颗种子一旦种在心里,就很难挖出来。以后再解释解释也没用。人带着猜疑和不信任,面对利益,什么朋友同事那都会靠边站,这是人之常情!
第三个坑:人才要珍惜,科技股不能随便给。
公司做得好不好,除了钱、产品、市场,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我一开始不明白,吃了太多苦。我,C股东,可以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才。大家一致认为,没有钱,只有技术,干股。一开始大家都不介意(一共四个股东,后面的B股东卖了一部分给他的一个朋友,进来了另一个叫D的人)。时间长了,D说不行,于是我们都给别人打工,赚的钱都给了c,想想也有道理。不付钱就拿走它比我们容易得多。首先,我们要开会讨论这件事。c说你看看该怎么做是合适的。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给20%,剩下的由公司分摊。多劳多得,多劳多得。看几个人的表现。年底分这10%。听起来不错。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过年后10%的利润A得3%,D得3%,C得3%,B得1%。过了开心的一年,之后大家都去上班了,C说要退股,不跟我们合作了。想了想,觉得自己拿的少了。这是另一个讨论和决定,回到C得到30%,否则你们就要分手了。接下来,兄弟俩每天都会看他的心情和做事,只好用一句亲切的话打招呼。产品质量有问题,不能多说。这生意做得不好。回头看,当初谈合作的时候,技术、资金、市场都很重要,科技股可以给,但也要书面记录,比例要明确,不能太高。否则只能被捆绑,无法合作,也无法吸引更好的人才效仿。
生意是大是小,借钱创业要谨慎,合伙沟通很重要,股比分配要明确,人才留人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