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7月28日晚,暴雨将至,夜色中的朝阳区西大望路铁路桥桥下,两台中型和大型防汛抢险设备早已就位,两台8寸泵也在静待启动指令。
“我们从前一天10时就进入三级响应,下午提升为二级。”北京排水集团第二管网分公司大望路铁路桥防汛点位负责人董洋不时朝桥下井口望上一眼,“这个桥下是我们辖区的重点,必须全天候盯紧。”
董洋身后,是个由16人组成的抢险排水班组。有的组员正蹲在井口,用铁钩撬起雨水箅子,探身查看水位,还有组员正拿着长柄夹钳清理雨水口边缘聚积的树叶和垃圾,防止其堵塞进水口。
“我们桥区地势低洼,又承接着光辉桥和百子湾路两侧‘客水’,坡度大、水流急,桥底下成为天然汇水点。”董洋介绍,自2020年起,百子湾路已增设26座雨水箅子,去年又对桥区排水口实施了“平改立”改造,将传统箅子升级为缝隙更大的立式排水口,桥区下方的排水设施也完成系统改造。
董洋所带领的四人小队隶属于“中单元”,此次配备了两台8寸排水泵,与桥区另一侧“大单元”协同作业,构建起桥区防汛第一道防线。此次大望路铁路桥桥区总体排水抽升能力可达每小时2400立方米,再加上周边其他单元调配,总体可扩展至4800立方米/小时,为突发强降雨留足处置空间。
而排水人的工作远不止“站好岗”“抽好水”那么简单。汛前,团队已完成桥区所有雨水支管、井道的清掏疏通。每次任务前,团队都要进行“交底”:交通拦护怎么布设、设备如何码放、抽水泵投入后出水口由谁看守……责任到人,流程规范。“我们必须随时关注下凹水位,只要有积水,哪怕几厘米,我们都得立即响应。一旦接到市级防汛指令,不论多晚,我们都会坚守!”董洋说。
次日早高峰,西大望路铁路桥下车流如织、通行顺畅,路面干净平整,未见积水痕迹。而此前,排水人刚刚度过一个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