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研究)
1)海外链
➢ 特斯拉机器人带动行业变革,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新时代
➢ 我们认为,Figure创始人数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
2)国产链
➢ 车企“赶潮”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端兼具优势
➢ 华为、腾讯、百度 “人形机器人+科技大厂”合作涌现
3)关注机器人应用端
➢ 养老机器人行业往人性化、专业化、轻量化、智能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养老
➢ 仿生机器人在新文旅消费应用场景落地节奏较快
2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潜在供应商环节竞争加剧。
更正说明:“行业:机器人”更正为“行业:机械设备”
3
报告来源
报告名称:《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更正)——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分析师:吴婷婷
SAC编号:S0870523080001
研报发布日期:2025年7月15日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