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宏 洪观新闻记者 万敏
“在外奔波3个月了,四处考察项目选址始终没有眉目。在南昌出差的最后一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南昌经开区。没想到,他们的招商队伍不仅态度热情,专业能力更是让人佩服——从初次接触到基本敲定选址,前后沟通不到4个小时,就明确了合作意向!”回忆起考察南昌经开区的经历,洋紫荆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智仍记忆犹新。
这场高效对接,最终促成洋紫荆制式义齿器材设计及生产基地项目扎根落户,成为南昌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例证。
一扇热心门岗
“刚到管委会大门口,就感受到经开区的开放与真诚。门岗安保人员得知我们是来找厂房的,立刻把我们带到了招商部门。”吕智坦言,原本担心“人地生疏”的投资考察,在踏入管委会大门的那一刻便有了全新体验。
“我们的态度就是南昌经开区留给客商的‘第一印象’。”在管委会门岗工作多年的熊忠汉和袁凯,每天都以饱满热情迎接各方来客。管委会门岗安保队伍几乎每个月都要迎接十几批客商,从主动询问需求到快速联系部门,看似平凡的门岗服务,实则是南昌经开区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正是这扇充满温度的“窗口”,成为企业选择落户的“加分项”。
一套专业服务
门岗的热情服务,拉开了深度对接的序幕。“与洋紫荆团队首次见面,了解到项目需要170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厂房,我们现场对照规划地图,根据项目需求筛选出3处园区厂房作为备选,立刻带着洋紫荆团队进行了实地考察,一一介绍各园区的厂房布局、园区配套、区位交通条件等,并进行精准推介,不到4小时,企业就锁定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作为项目选址。”南昌经开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做企业的“导航仪”和“加速器”。
“从初步洽谈到确定选址,全程感受到招商团队的专业与高效,也让我的南昌之行满载而归。”吕智说。
为加速项目落地,在接触项目一周内,招商队伍专程奔赴深圳考察项目公司,商讨敲定项目细节。“我们既要当好‘引路人’,更要做好‘店小二’。”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动靠前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转化为“上门对接、全程跟进”的务实行动,让企业感受到开发区的诚意与效率。
一组硬核配套
“选择这里,不仅因为服务暖,更因配套强。”吕智细数落户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距地铁1号线地铁口不过500米,员工通勤便捷;到南昌市区半小时车程,贴近医疗市场;园区内厂房布局合理,配套员工宿舍。这些硬件条件解决了我们企业招工、运营的后顾之忧。”
今年3月,洋紫荆制式义齿器材设计及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预计11月投产,达产后年产义齿1万颗以上,预计带动100人就业。这一项目的落地,既是企业对南昌经开区营商环境的认可,也是南昌经开区深耕“软服务+硬配套”的必然结果。
从门岗保安的微笑指引,到招商团队的专业服务,再到产业配套的精准匹配,南昌经开区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细节,用真心换信心,以实干赢发展,持续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的“经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