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记者 刘帆
夏日的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年轻人手捧“瓦罐栀己雪山”茶饮,在古筝悠扬的旋律中打卡拍照;滕王阁景区内,游客们身着唐制汉服,沉浸式体验《滕王宴乐》的盛唐气象;而南昌融创文旅城,非遗打铁花与现代光影技术交织,演绎着《梦回洪州》的千年传奇……这些场景,正是南昌“新中式”消费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新中式”消费的兴起,绝非简单的复古潮流,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它既承载着历史记忆,又契合当代审美,更折射出年轻一代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在南昌,这股风潮正以多元形式渗透进餐饮、文旅、零售等领域,通过“本土化创新”,融入国风美学,既能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扩大消费群体。
“新中式”消费的核心在于参与感。在南昌,百元左右的汉服妆造服务让游客低成本“穿越”,滕王阁、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成为天然摄影棚。而《梦回洪州》实景演出则通过非遗打铁花、傩舞等技艺,结合LED与全息投影,让观众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历史之旅。
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限于文旅项目。在城南龙灯非遗工坊里,留学生们学习制作彩带龙;国信医药谷的中医养生夜市中,年轻人排队体验针灸、黑膏药等非遗疗法。这些活动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使其变得可触摸、可互动。
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新中式”消费的可持续发展,需平衡传统与创新。一方面,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陷阱——若仅靠汉服、瓦罐等符号堆砌,而无扎实的产品力,热潮终将退去。另一方面,需警惕过度商业化对文化本真的侵蚀。
从一杯瓦罐茶到一场实景演出,“新中式”消费正在南昌书写新的城市叙事。它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场文化觉醒——年轻人以消费为媒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万寿宫的灯火映照着千年豫章,“新中式”消费的活力,终将让南昌在时代浪潮中绽放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