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转自:千龙网
乡村公路是村民出行的“刚需”,安全至关重要。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开展乡村公路安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出2万余处、2000多公里安全隐患并进行专项治理。今年还将完成222项、144公里乡村公路精细化提升项目,守护乡村地区群众的平安出行。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斋北路,是一条长7.2公里的三级公路。它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山区之中,沿途与灵岳寺等风景名胜相互映衬,别有意趣。这条山路虽美,却因依山而建,道路蜿蜒曲折,且不少路段紧邻悬崖峭壁,因此驾驶人在途经转弯路段时都要打起十分精神,精神高度紧张。为此,交通部门对该路段进行了安全提升。
市交通委门头沟公路分局乡村公路管理科科长李建华介绍,经过精细化提升,斋北路路面拓宽,合理增设错车道与停车港湾,路侧护栏、警示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等安全设施规范齐备,路面整洁平顺,道路通行与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平安放心路”与“文化旅游路”。
“之前这条道路主要是土路,缺乏安全标识和防撞设施,每次开车经过都提心吊胆的。这次改造后增加了防撞护栏和反光标识,尤其是夜间还会闪灯,现在我晚上开车回家时心里踏实多了。”家住斋堂镇的韩女士开心地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像斋北路一样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的乡村公路还有很多。例如,平谷区东牛角峪路通过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道路舒适性、安全性。昌平区对85条乡村公路的207个点位进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深入完善区域乡村公路交通设施。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对周边唐大庄中路、唐大庄路、北凉路、北姚园路4条公路实施精品提升工程,对道路沿线安全、照明设施进行整体新建更换,有效提升乡村公路服务水平……
市交通委治超工作处(农村交通办)四级调研员印良智介绍,目前,北京市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853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7%。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强服务农村地区各等级公路的隐患排查治理,以“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动态排查”为原则,以通客车线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交叉路口、穿村路段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我们通过‘一路一方案,一点一设计’,精细化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系统化路侧安全处置、保障视距和速度控制等措施,对排查出的2万余处、2000多公里隐患专项治理,为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系上‘安全带’。目前乡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已经进入动态排查阶段,发现隐患随时进行消除。”印良智说。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创建“美丽乡村路”。这些“美丽乡村路”大多处于青山绿水间,四季有景,十分“美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想评上“美丽乡村路”,要先做到安全达标。
印良智介绍,北京坚持以“安”为先,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路创建,将“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高边坡等危险路段,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破损修复或更换及时”“道路标线清晰醒目,视线诱导、警示等标志标牌设置规范,完好洁净、无缺损”等内容成为“美丽乡村路”重要评分标准,并对沿线存在危桥的线路实施一票否决。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路”1500公里。其中,延庆区大庄科乡的暖马路全长约10.7公里,其改造提升工程为延庆区民生实事之一。道路整体拓宽至6米,水泥路全部改为沥青路面,坑洼、裂缝等病害全部消失,沿线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齐全美观,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大幅提升。改造后的道路具备了公交通行条件,公交车直通村口,有效解决了村民多年来的出行难题。2024年,暖马路以“平安绿色放心路”为主题,成功创建全市“美丽乡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