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7月3日清晨,一场持续整夜的雨刚刚停歇,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新(街)上(海庙)铁路沿线附近,几束手电光刺破了朦胧的雨雾,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通信段的职工踩着泥泞开始雨后的光缆巡查。
新(街)上(海庙)铁路是鄂尔多斯市重要货运线路之一,承担着蒙煤外运和物资运输的重要使命,沿线周边地形复杂,沙化严重,连续的强降雨对通信光缆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雨后的铁轨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国铁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通信段乌审旗通信工区工长王超带领职工关银康,身穿醒目的作业服,携带铁锹等防洪抢险器材,对管内的光缆线路和防洪点进行“地毯式”排查。“这些通信光缆如同铁路的神经,维系着铁路运输命脉,一旦被雨水冲出,随时都可能造成中断,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王超介绍道。
在巡查过程中,王超发现新上铁路K120+500公里处的泥土已被雨水冲刷殆尽,造成近2米长光缆裸露,他们立即清理光缆周围杂物,确认光缆无损伤后,将10多个防洪沙袋装填沙土,层层叠放托起裸露光缆,确认好标桩和安全警示牌位置后,他们迅速开始回填、掩埋、夯实。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当最后一处外露光缆安全掩埋,已是艳阳高照,此时他们脸上满是砂砾,工作服早被汗水和潮气浸透。
“铁路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多走一步,隐患就少一分,每一次巡视排查和修复,都是对铁路运输安全最坚实的保障。”王超擦去额头的汗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些跋涉在雨后泥泞中的身影,正是这条钢铁大动脉上最忠诚的守护者。(郭成 赵震 胡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