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计划于7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5年上半年,在中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一系列政策举措多管齐下,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调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设立5000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本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从行业情况看,制造业指数达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14日最新公布的外贸半年报,也释放出四重积极信号:进出口规模顶压增长——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破历史同期纪录——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民企活力进一步走强——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上半年,中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今年,中国“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十四五”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稳进、创新、回暖、韧性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上半年增长2.9%
我国外贸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其中,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出口额、进口额分开来看,上半年我国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这是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相比前5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
进入6月份,我国进出口整体、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都在回升。
具体来看,出口动能向优向新。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进口转为正增长。上半年,我国石化、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原油、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量增加。
贸易主体方面,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贸易伙伴方面,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同期,对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均实现增长。
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也要看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上半年
我国人民币贷款
增加12.9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
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我国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
在货币供应方面,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
另外,上半年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
同日发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