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分析师:梁凤洁(执业证书号S1230520100001)
研究助理:张一宁
具体参见2025年7月14日报告《季末阶段性冲高——6月信贷社融点评》,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数据概览
2025年6月社融新增4.2万亿,同比多增约9000亿,余额同比增长8.9%,增速环比提升0.2pc;人民币信贷新增2.24万亿,同比多增1100亿,余额同比增长7.1%,增速环比持平。2025年6月M1同比增速为4.6%,增速环比提升2.3pc;M2增速为8.3%,增速环比提升0.4pc。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大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大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大约60个基点。
主要观点
1、信贷:同比多增,但主要依靠企业短贷,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1)零售贷款弱复苏。6月居民中长贷新增3353亿,同比多增151亿;居民短贷新增2621亿,同比多增150亿。①增量或主要依靠经营贷。今年1-6月居民贷款新增1.2万亿,其中经营性贷款新增9239亿,贡献零售贷款增量的8成。②按揭贷款改善幅度减弱。根据克而瑞披露,2025年6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为3390亿元,环比增长14.7%,但同比降低22.8%,一线城市房市仍体现一定韧性。③消费改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6月根据证券时报报道,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即时零售销售额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8.7%。
(2)企业贷款阶段性冲高。①企业短贷冲量。6月企业短贷新增1.2万亿,同比多增4900亿。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但景气水平继续改善。我们猜测实体需求可能未显著改善,银行季末月短期冲量以满足监管要求。②化债影响减弱。6月企业长贷新增1.0万亿,同比多增400亿。③票据显著压降。2025年6月票据融资负增4109亿,同比多减3716亿。
(3)今年以来,信贷呈现大月更大,小月更小的趋势,月度之间的波动更大。我们猜测一部分是由于化债资金带来的提前还款影响,导致银行信贷管理难度加大。另一部分,我们发现企业短贷的波动更大。大月银行短期集中冲量,造成下月小月短贷集中到期,信贷缺口更大。若6月法人透支、福费廷等贷款集中冲量,那么7月到期缺口也将较大,7月人民币贷款可能同比少增。
(4)展望全年,我们预计全年信贷或可以小幅多增。考虑今年和去年置换债发行节奏错位,随着化债影响弱化,下半年信贷可能出现同比多增。截至6月末,用于隐债置换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地方债已发行1.8万亿,2万亿额度已使用9成;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约4600亿,8000亿额度已使用近6成。年内剩余额度总计约5300亿,对下半年企业中长贷影响逐步减弱。去年置换债发行集中在11-12月,两个月累计偿还贷款接近1.5万亿,造成Q4企业贷款基数较低。低基数影响下,下半年尤其是Q4的信贷可能同比多增。
2、社融:政府债券仍是主要支撑。①政府债券仍是社融长期支撑。6月政府债券新增1.4万亿,同比多增5072亿。其中,6月国债净融资7062亿,同比多增2285亿,地方政府债净融资7026亿元,同比多增4766亿。②外币贷款需求回升。6月外币贷款新增326亿,同比多增1133亿。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同时美元在下半年降息预期较为明确,造成企业外币借款需求提升。
3、M1和存款:520降息后存款没有大规模流失。①季末月存款回表。6月人民币存款新增3.2万亿,同比多增7500亿。其中,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分别新增2.5万亿和1.8万亿,分别同比多增3300亿和7773亿。非银存款负增5200亿,同比多减3400亿。今年以来存款压力整体不大,1-6月一般存款新增12.5万亿,累计同比多增4.7万亿,存款利率调降并未带来大规模的存款搬家。②M1增速提升,资金活化程度提升,或受去年手工补息治理低基数影响。M1同比增速为4.6%,增速环比提升2.3pc。由于活期存款是手工补息的主要产品,所以去年5-6月M1基数较低。
投资建议
低利率大趋势,资产荒银行牛。策略思维看银行、微观思维选个股。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重大级别行情,当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趋势的力量(低利率大时代+人民币资产重估)是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时间的玫瑰”是本轮行情的选股思路。2024年我们重点推荐国有行,2025年A股风险偏好回升,A股重点推荐经济发达地区的改善型银行,港股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A股推荐组合: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港股建议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重点关注港股国有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政策不及预期。
报告图表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银行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银行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转自:大话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