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盛夏时节的雨和热都将趋于鼎盛。据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5日至16日将是本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强盛时段,部分地区的热度或历史同期罕见。目前位于东海上的热带低压将向东北移动,后期变性并与高空槽合并形成东北冷涡,给东北地区带去雷雨天气。
7月以来,我国高温天气频现,山东中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湖南北部等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已达9至12天,局地不乏40℃以上的酷热天气。还没有入伏,天气就已经热得一塌糊涂。
本周,高温热浪还将掀起一轮高潮,周日(7月20日)将正式入伏。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中部等地将持续5至8天35℃以上高温天气,河南、山东西部、河北南部、陕西关中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高温最强盛时段为15日至16日,21日起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除了高温,还会有强对流天气。目前,东海上的热带低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后期变性并与高空槽合并行成东北冷涡,导致东北、华北一带雷雨天气频繁。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多雷阵雨,局地有大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江南、华南、云南等地有分散性强降水,局地有大到暴雨。
与此同时,东北冷涡形成后,在冷涡底部有较好的辐合抬升条件,黄淮、江淮一带大气湿热,不稳定能量高,冷空气侵入容易激发降水和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时段将在15日夜间至16日,15日强降雨和对流天气主要在山东、江苏北部;16日落区南移,影响江汉到江淮一带。
此外,13日凌晨,今年第5号台风“百合”生成。未来,“百合”将向日本东部沿海靠近,对我国并无影响。不过展望后期,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至2个台风生成,并可能于7月中旬后期影响我国东南部海域。 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等
下一篇:新书分享会解读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