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18岁那年,当我穿上那身绿军装离开家时,母亲的目光里满是骄傲与不舍。她嘱托我:“无论穿什么制服,心里装的都得是责任。”那时的我,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直到多年后,我从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变为守护生态环境的生态环保铁军,才真正懂得了母亲的嘱托。
转业那年,我选择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母亲笑了,说:“欧阳修的后人,该去做点与自然有关的事。”小时候,母亲常给我念《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她说,老祖宗笔下的山水,是留给后人的镜子,照见的是人与自然的约定。刚到生态环境部门任职时,老家的乡亲问我:“环保不就是打扫卫生吗?”我想起母亲的话,摇了摇头:“我们打扫的是整个地球。”
母亲一辈子省吃俭用,连一张餐巾纸都要撕成两半用。我知道这不是吝啬,而是对资源的敬畏。开展“零点行动”在深山暗查违规采矿时,我接到儿子的电话:“爸爸,为什么你要走那么远,那么晚?”深夜,我在帐篷里回复他:“你知道吗?欧阳修曾写‘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但人有情,得让草木有个家。就像你奶奶教我的一样——勤俭持家,家才能长久;节约保护自然,自然才会回馈我们。”凌晨的寒风吹得我头痛欲裂,但当我看到被破坏的林地时,耳边突然响起母亲的话:“穿这身制服,就得对得起它。”
今年6月,我回了趟老家。母亲在院子里修剪她种了30年的石榴树,枝头挂着几个干瘪的果子。“妈,这树该换了。”我说。她轻轻抚过树皮:“结果少是因为我们没照顾好土。守不好根基,哪来的花果?”如今,当我工作上遇到阻力时,总会想起母亲扫院子时弓着的背影,她总把落叶归拢到树根下,说“这叫落叶归根”。或许,这就是我的使命:让每一片山河都有归处,让每一分资源都物尽其用。就像儿子经常问我环保是干什么的,我跟他说:“我们要做的,是让鲸鱼永远游在海洋,让江河湖水的镜子永远明亮。”而这,正是母亲嘱托里最深的含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生态环境局
上一篇:有什么好看的书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