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锂电焦点)
获得荣誉
2025年,中国锂电池领域的杰出科学家陈立泉院士因其在锂电池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了“卓越贡献奖”。这一奖项由宁德时代(CATL)颁发,以表彰他在锂电池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在推动中国锂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科研成就
锂电池的奠基者
陈立泉院士被誉为“中国锂电池之父”,他在锂电池领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6年,陈立泉赴德国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合作研究固体锂电池电解质。1978年回国后,他在中科院物理所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固态离子学实验室,并在1988年和1996年分别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块全固态锂电池和第一块锂离子电池。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陈立泉院士及其团队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包括解决锂离子电池中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材料制备问题,建立了国内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这些成就为锂电池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前沿技术研究
近年来,陈立泉院士带领团队在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持续取得重要进展,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并为破解锂资源约束提供了创新路径。
对行业的贡献
人才培养
陈立泉院士不仅在技术研发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培养了一批在锂电池行业担当中流砥柱的科学家与企业家,如黄学杰、李泓、曾毓群等。
产学研合作
陈立泉院士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合作,以及与宁德时代的紧密联系,成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这种合作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转化,也为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支撑。
结语
陈立泉院士的科研成果和对行业的贡献,不仅提升了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的国际地位,也激励着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新能源事业。他的成就和精神,将继续影响和推动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将在2025年9月21-23日江苏常州(或苏州)举办“2025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暨超快充用负极材料技术创新论坛”,信息如下:
免费参会,获取免费参会资格:7月30日前报名转发本文到朋友圈获取16个赞免会议费(只包含电池厂、电池材料厂,其他不含),限额300个,满员截止(免费人员需交纳668元餐费、晚宴和会刊资料费,开具会议费发票)
大会时间:2025年9月21-23日(21日报到)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中国电池工业网
大会赞助报名:135-2104-0836(同微信)
大会地点:中国•常州(或苏州)
大会征集合作单位
支持单位:征集中......
协办单位:征集中......
展商单位:征集中......
其它赞助:大会总冠名、分会场冠名、晚宴冠名、手提袋、椅背、胸卡等。
大会重点内容
01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拟邀富临精工、华友、裕能、锂源等头部企业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02
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拟相关头部企业、优势企业相关技术研发部门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03
快充用负极材料创新-石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发展
拟相关头部企业、优势企业相关技术研发部门和高校科研等单位专家
大会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超快充技术爆发背景下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企业发展机遇;
磷酸铁锂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分析;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掺杂比例和改性技术;
高压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多工艺技术路线进展;
一次烧结高压实铁锂工艺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铁红工艺生产高压密磷酸铁锂探讨及实践;
磷酸铁掺钛成本、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磷酸铁大化工模式下的磷化工企业机遇与挑战;
快充电池用石墨技术创新(晶体、电极结构等);
多孔炭材料制备与结构调控;
CVD法制备硅碳负极材料工艺优化策略;
新型多孔碳材料合成技术与装备
更多报告议题持续增加中……
申请报告:曹老师 135-2104-083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