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拍了拍你说
适合减重的季节来啦!
但对不少人来说
想要瘦下来却并不容易
如今
好消息传来!
7月9日,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周智广教授开出了湖南省首批玛仕度肽处方。这标志着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正式进入湖南临床,为我省近3000万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了创新治疗选择。
胡先生(化名)是当天首位拿到玛仕度肽处方的患者。他身高174厘米,体重92公斤,从外观看腰围大,腹型肥胖突出,是一位中度肥胖的患者。
“我试过节食、代餐甚至减肥茶,体重却越来越重。脂肪肝从轻度发展到中度,每年体检报告单上血压血脂都是临界值,每天上班也觉得身体负担重、越来越疲惫不堪。”胡先生说,他看到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医院开设减重门诊的新闻,他才知道肥胖也是病,可以找医生来解决,如果再不减重各种慢性疾病都会找上来。
周智广教授介绍:“经过详细检查,患者不仅体重超标,更重要的是内脏脂肪堆积较为严重。玛仕度肽正是匹配这位患者情况,不仅可以减重,还可以降低肝脏脂肪,改善全身代谢指标,实现多重获益。”
“中国肥胖人群有三大特点,一是基数庞大,二是年轻化趋势显著,三是腹型肥胖与隐匿性肥胖高发。”周智广介绍,目前,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1.2%,若这一趋势持续,到2030年,该比例或攀升至70.5%。同时,6至17岁青少年肥胖率明显上升,这与青少年久坐少动、偏好高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此外,许多肥胖者大量脂肪堆积于腹腔内脏,即便体重正常,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时,就存在内脏脂肪堆积风险,这类肥胖对健康的威胁更具隐蔽性。
周智广介绍,玛仕度肽通过“抑制摄入+加速消耗”的双重作用,突破了传统减重药物的局限,精准契合了中国肥胖人群的“腹型肥胖多、代谢合并症高发”特点。该药物适用于年轻群体及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早期干预,有助于从源头降低慢性病负担,为受肥胖困扰、尤其是存在代谢问题的人群提供了新的科学选择。
“单靠药物就能解决问题吗?”周智广表示,这就是国家要求设立体重管理门诊的意义。药物是“工具”,但必须配合个体化方案。比如这位患者,医生还会建议他需每日补充30克优质蛋白,每日7小时的睡眠保证及30分钟的慢走。减重的根本方法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核心包括营养干预、运动管理以及行为与心理支持,同时也需要配合科学的医疗手段以提高减重效果。但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始终是肥胖管理的基础,是需要终身坚持的健康管理策略。
你是否有减重的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上一篇:金属铅板块强势 中色股份涨停
下一篇:对对子(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