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如果不拧巴,应该会更好
创始人
2025-07-11 14:01:54
0

在近期播出的剧集中,《以法之名》算是热度颇高的一部,核心原因在于其题材的稀缺性,它是少有的描写检察系统中刀刃向内“自洁”行动的作品。剧集聚焦检察系统的“灯下黑”,对司法腐败与人情社会的批判力度,对社会矛盾与人性复杂的有力展现,都是近年来少有的。

场景寓意不乏精彩

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或者说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东平市政法系统的腐败一角,不是慷慨激昂的司法陈词,也不是主角洪亮的自我救赎,而是东平市检察官乔振兴去世后,洪亮和乔振兴的弟弟秦锋在歌厅发现鱼缸,并推测出乔振兴真正死因的那场戏。

洪亮将地上濒死的金鱼放回秦锋手中的水杯中,这无声的一幕,一下子就点题了——所谓“司法正义”,不就是当普通大众面对不公、甚至濒临险境时,以法律的公平正义完成对其的救赎与托举吗?这一幕不仅是一个叙事场景,还带有深刻的寓意,也必将成为以后同类题材作品会致敬的画面。

剧中类似的场景还有一些。比如,洪亮在宾馆犹豫是否继续查东平市的万海案,他将头探出窗外,始终没有拨出手机里李人骏的电话号码,之后他又被外面的寒气逼回,只能关上窗户。这样的场景让人想起鲁迅所言的“冷气”。再比如,洪亮与曾经的好兄弟李人骏两人在村口的河边分道扬镳,画面中两人的汽车反向而驰,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但是,这样的画面还是少了些。这是剧集的一个问题,它虽然时而会有灵光乍现的场景,更多时候却还是陷入一种极为矛盾的拧巴,不仅人物拧巴,剧情也拧巴,这也是该剧没能更为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快刀与蔫人难打造成长弧光

刚出场的洪亮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与我们印象中检察官正气凛然的形象相去较远。而他的处境也很尴尬,为了去北京、为了拿高薪,他正在求着领导办离职手续。而海东省检察院的检察长张放故意用激将法让洪亮前往东平市去查万海案。洪亮走后,张放意味深长地对洪亮的老上级孙专委说:“他是把快刀。”

“快刀”是对洪亮身份与能力的最好形容。洪亮在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任职,职责是依法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罪进行侦查,“刀刃向内”的工作性质不仅要求他有敏锐的判断,还要有能抗住各方压力的硬度,具有刀的锋芒,但主创偏偏要将其设计成一个“蔫人”。

“蔫人”要看人脸色,要支支吾吾,要夹着尾巴做人。洪亮是农民家庭出身,妻子是现任省政协副主席的江旭东的女儿。他在老丈人一家面前难免“低人一等”,凡事都需要请示。像脱下检察官制服、前往北京去做国企法务总监,这种事关个人前途的大事,决定者也应该是妻子一家,而非他的本心。作为“上门女婿”,他的想法没人在意,在家里,他的“蔫”或许是合理的。

但我们也看到,他和他的父母都非常在意检察官的这身制服,引以为傲。在老家,他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全村人的榜样,那这份伴其成长的骄傲又怎么会被压抑得不剩分毫锋芒呢?

主创想用他的“蔫”来实现人物的外圆内方,为其日后的破茧化蝶打基础,但在剧情设计和人物表演上却有些过火。当检察院一部的检察官郑雅萍当面质疑他的工作动机,正常履职的他要靠接听电话闪烁其词?当冤家路窄的两人在王春祥家相遇,洪亮既没有转身离开,也没有据理力争,而是用努嘴、摇头等方式表达无奈和退让。这种“蔫”已经不是豁达包容或为人圆滑,更像是生性怯懦了,这就与“快刀”的定位相左,且有点不符合现实。

在影视剧的创作中,让一个有私心私欲的普通人成长为一个正义的英雄式人物,打造人物的成长弧光,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也不乏成功例证。《辛德勒的名单》里的辛德勒,《功夫》里的阿星,《我不是药神》里的程勇,都是在灵魂觉醒后,从“利我”走向“利他”。但如果转变不够“丝滑”,就会显得很生硬,且这份转变既要有事实的依托又不能耗尽观众的耐心。不得不说,在《以法之名》中,洪亮的转变过程既漫长又缺乏标志性变化。

在第15集中,指导组解散,他和郑雅萍被叫回省检察院,他以柔克刚地向张放提出四个质问,让人颇为解气。但那之后,他又恢复了老样子,缺乏一种正式转变后的形象变化。这一设定,让洪亮看似是在保持做人的中庸与“聪明”,模拟着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职场隐忍,保持“苟住”的状态,但这种“拟真”不但没给观众带来真实感的共振,更让人看不到伴随人物成长转变而生出的勇气与正气。

这部剧要讲的,是最朴实的“邪不压正”,如果正义的风始终无法强有力地吹散邪恶的乌云,那观众看剧时会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普通人缺位让观众难共情

《以法之名》中,剧集设定的黑恶势力保护伞正是江旭东,在近年来的公检法题材中,这个犯罪级别不算太高。但它采取的视角独具匠心,就是以洪亮这个女婿角色来织起整张网。洪亮是江家赘婿,可以近距离接触老丈人、妻弟等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也是检察院三兄弟的成员,与去世的检察官乔振兴、东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人骏的私交,让他能勾画出东平市政法系统的关系图。

这样的视角有问题吗?似乎没有,且还有些巧妙大胆。但无论他看起来多么“蔫”,在单位如何郁郁不得志,在老友平步青云时,只是个高级检察官,我们都不会忘了他生活中的优渥无忧,并且是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女婿。换言之,他不是普通人。而这部剧,最缺的不就是普通人吗?

洪亮的领导、亲人、同学,无一不是身居高位、衣食无忧的精英阶层,他本人到了北京,也会成为年薪数十万的法务总监。所以当我看他穿着制服与父母留影时,刚想共情他的无奈,又羡慕了他的妥协之选已是他人的“上上签”。

再看有冤情的犯罪分子万海,一夜白头让人唏嘘,但万海集团拥有矿山、货物集散中心等利润超高的产业,万海入狱前是东平市数一数二的企业家。万海入狱后,他的儿子万潮宁愿舍掉性命也不愿意放弃矿山。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矿山,他们会成为真正的平民。

剧中另一个重要的叙事线索,是万海与天龙集团老总陈胜龙争夺矿山,随着剧情发展,还牵扯出幕后的禹天成和江远等人,他们无不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这种设定固然有很强的戏剧性,向我们“揭秘”了鲜有人了解的不当运用权力的方式以及背后的肮脏交易,但也让我们有遥不可及、事不关己之感。关于矿山的争夺,实际上是东平市一次次既得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充斥着拿不上台面的勾兑与妥协。这也是为什么万海父子在监狱见面也难令观众共情的原因,他们争吵的是矿山的价格与去留,这种苦恼恐怕没有太多观众能懂。

或许能和普通人扯上关系的只有那场矿难。陈胜龙安排熊磊在万潮的下矿设备上做了手脚,导致15名矿工遇难。15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但剧集没有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事后的家属反应进行展开,只是将事件作为叙事工具,推动着更“高”层面的斗争。如果公平正义的落脚点不直接影响百姓的利益,那这份大费周章是不是就很难牵动百姓的心?

剧中,真正让我共情的其实是乔振兴一家。乔振兴被害身死还要被诬陷,妻子周梅因舆论压力被学校解雇,女儿也不得不退学,原本温馨的家一夜之间就濒临绝境……周梅一次次想讨个说法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是孙专委让她“再等等”。但好在,尽管千难万难,她还是等来了公道,等到了拨云见日的一天。

文|胡祥

编辑|陈凯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65夜故事好词? 365夜故事好词?好词:动如脱兔 待兔守株 得兔忘蹄 东兔西乌 龟毛兔角 狐死兔泣 获兔烹狗 狐兔之...
魏忠贤是好人还是坏人? 魏忠贤是好人还是坏人? 魏忠贤是坏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魏忠贤就是一个十恶不赦,谄媚逢迎,艰险阴狠的小...
柯南最新的一集对应的是漫画第几... 柯南最新的一集对应的是漫画第几话2,6,78话841-843香甜冰冷的快递香甜冰冷的快递对应漫画:F...
闽浙两地开展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 转自:中国环境网7月10日,福建省南平市生态环境局、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展跨省应急联动演练。...
专访丨巴西看穿美国政治讹诈本质...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11日电 题:巴西看穿美国政治讹诈本质 因而坚定“说不”——巴西法学教授卡瓦略谈...
拳脚生风展英姿!“英派斯杯”青... 7月10日-12日,“英派斯杯”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跆拳道比赛在青岛市即墨区岘山小学举行。本次...
血液病学专家周淑芸逝世,享年9...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血液病学专家周淑芸逝...
守望:红色保密往事丨隐秘而伟大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百余年前中国,风雨飘摇。有一群人改名换姓,隐藏行踪,秘密集结,以独创暗语交换...
湖南汨罗一少年在游泳馆内触电身... 近日,有市民反映,湖南岳阳汨罗市一游泳馆内疑似发生因漏电致人死亡的事故。7月12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汨...
中国煤炭大市:从“黑”到“绿”... 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12日电 题:中国煤炭大市:从“黑”到“绿”蜕变记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以前干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