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现在牌子少了,再也不用为分不清功能走错屋了!”7月10日,提起赤峰市松山区优化标识标后的变化,经常到社区活动的居民杨瑞臣赞不绝口。
通过清除冗余标牌,科学设置功能区域指示牌,松山区让群众进门即知方向,基层阵地资源利用率平均提升40%以上。
在铁东街道香格里拉社区,“邻里共享空间” 成为居民们的新乐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车文燕见证了这里的蜕变:“以前老年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分散又冷清,资源闲置严重。现在经过整合升级,我们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每天都有书画课堂、健康讲座等活动,日均服务超百人次。”
为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问”的难题,松山区推行综合业务“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在振兴街道金御华城社区服务窗口,郝冬丽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快速为居民办理各类事务。
据了解,除了标识标牌、服务窗口等方面的优化,在职责事项和基础设施上松山区也毫不松懈。 “我们的职责事项少了,但是服务意识没有少,按照区里的统一安排,对社区内的闲置设施进行升级,将旧仓库改造成 ‘邻里暖巢’,加装适老化扶手、智能取暖设备,周边居民纷纷点赞。”兴安街道悦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娜说。
如今,松山区各个党群服务中心的运行效能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更成了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助力治理的坚强堡垒。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宋爽
编校:孙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