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书记”的致富经
创始人
2025-07-11 08:26:11
0

转自:安徽新闻网

【人物名片】

马具广,临泉县滑集镇党委副书记、南杨小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人物寄语】

只有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才能真正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7月7日,临泉县城紫薇苑小区南门领鲜生活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整齐摆放着全县各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吸引着众多市民选购。

这家生活超市,由该县滑集镇南杨小村村集体投资创办。村里在县城开超市,创意来自村党支部书记马具广。“这几年,村里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出现销售难题,影响了村民种植积极性,迫切需要拓宽渠道带动农产品销售。”马具广说,“通过‘村超’直销农产品,省去了中间环节,不仅卖得快,还能卖上价。”在“村超”推动下,村民们愿意种植高品质的绿色蔬菜,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南杨小村曾是贫困村,脱贫攻坚中虽然摘掉了“帽子”,但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强。2018年6月,马具广担任南杨小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个26岁的“娃娃书记”,村民投来了怀疑的目光。

“村民怀疑我干不好,不能带领大家致富,我完全理解。”马具广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际行动来打消村民的顾虑。

马具广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在滑集镇史庄村工作。三年后,与他同批的大学生村官都到期离开,他却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并被调到南杨小村工作。

“马具广创新意识强、思路开阔、工作方法多,此前的驻村工作成绩更是有目共睹。”时任滑集镇党委组织委员葛永福说,让年轻人大展身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

上任后,马具广带领村干部利用土地复垦和从上级组织部门筹措的80万元,流转了1200亩土地,分期建设了200多亩蔬菜大棚,租给村里的返乡创业青年、种植大户,其余土地租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我们还争取700多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提升改造,新建道路和桥梁,完善基础设施,现在村里的土地成了‘香饽饽’,要租地的人都得排队等。”马具广说,通过流转土地,南杨小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33万元。

如今的南杨小村,500多亩红薯、400多亩甜叶菊、1000多亩生姜蓬勃生长,全村5800亩地流转4000亩以上,一个个特色产业如繁星般点缀沃野,铺展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临泉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有不少人在外地打工创业,南杨小村也不例外,一些村民在浙江从事袜子生产加工,有的还创办自己的企业。

“这两年,有些企业开始返乡建厂,我们抓住机遇,将村里的闲置房屋打造成‘共富工坊’,提供袜子生产的封口、定型、包装等配套服务。”马具广介绍,村里还在滑集镇农民返乡创业园竞拍了一块建设用地,准备建设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租给袜子生产企业,预计每年能为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收入。

“别看马书记年轻,干起事来可不孬!现在,村里再也没有人小瞧‘娃娃书记’了,都是竖起大拇指点赞。”村里74岁老党员刘士金说。

在马具广的带领下,2024年南杨小村集体经济收入162万元,新修巷道127条8.58公里,全村道路硬化率高达98%;实施村庄主、次干道亮化工程,新装太阳能路灯328盏;连续两年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分红121440元。

■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医师节| 中药含情,礼赞仁... (来源: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自: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望闻问切,洞察秋毫;辨证施治,精益求...
泽连斯基再访白宫会晤特朗普,着... (来源:今晚报)转自:今晚报 #泽连斯基着装再成白宫会晤...
巴西糖丰产预期较强 原糖继续寻... 转自:期货日报近期,郑糖走势偏弱,受进口糖放量冲击,近端合约疲态尽显。随着后续巴西糖产量逐步明朗,市...
为姑娘们加油!中国女排将赴泰国... 转自:央视新闻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22日至9月7日在泰国举行。  中国女排在小组...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热门... 人民财讯8月19日电,美东时间18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
一方碧水“流金淌银” (来源:南湖晚报)转自:南湖晚报   图片由嘉兴市水利局提供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邓圆谧 ...
成本支撑减弱叠加供需结构不佳 ... 转自:期货日报基于未来油市供应过剩的预期,上周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署纷纷看弱今明两年国际油价。受此影...
基本面偏空 纯碱向上空间较为有... 转自:期货日报7月以来,纯碱价格低位反弹,远月SA2601合约反弹幅度超15%。上半年纯碱定价主要基...
“大师”宣称会“改运” 哪料自...   近年来,一些打着宗教传统文化幌子的骗局正在侵蚀公众对民俗文化的信任。不久前,河南省杞县检察院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