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蕾 实习生莫惠雯)在八桂大地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柳宗元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7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万卷·书生——‘柳宗元与广西’文献展”,共展出各类古籍、碑拓文献74册(件),带领观众一同探寻“柳柳州”以生命为笔墨所勾勒的家国情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宦海沉浮,从长安“庙堂之高”到永州“江湖之远”,最终在岭南的“瘴疠之地”走完人生旅程。柳宗元虽然在柳州刺史任上只有短短4年,但其与柳州结下了深厚渊源,因此被称为“柳柳州”。他秉持“廉洁奉公、仁爱为民”的精神信念,兴文教、易陋俗、察民情、施惠政,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千年前的“柳柳州”,以笔为剑,批判时弊,倡导改革,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至今仍能激发后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本次展览通过广西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所珍藏的古籍与碑拓文献,按照柳宗元基本生平、在柳宦绩、所作诗文、交友影响、后世怀念等相关内容,重点展现其在广西时期的所思所行,突出反映其秉持自我、屈身守节、不畏迷信、仁爱为民等思想精神。
“很多人可能认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必定郁郁寡欢,其实不然。”策展人张驰介绍,柳宗元虽然在仕途上壮志难酬,却在文学与思想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是展览中的诗文、书信等珍贵展品,生动呈现了柳宗元从初到柳州时的苦闷,到后来寄情山水、莳花养性的心境转变。与此同时,广西博物馆还将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中华经典传习活动,如柳宗元主题研学、文集研读等,为公众搭建起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让典籍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