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专家简介: 谢晖 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乳腺微创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MD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righamandWomen'sHospital,韩国峨山医院交流学习。江苏省“333”高层次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人才;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课题,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擅长:擅长乳腺疑难杂症的诊治,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以及术后综合治疗。在乳腺微创及腔镜手术方向有一定的造诣。
在我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最新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约35.72万例,且呈年轻化趋势。随着诊疗技术进步和患者需求升级,“不仅要活下来,更要活得好”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的共同心声。保乳、隐形疤痕、生育力保存等个性化治疗方案正从“可选”变为“刚需”。本期名家访谈,记者专访了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谢晖。
“保乳+隐形疤痕+生育保存”个性化治疗成“刚需”
最近几年,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
朱女士刚刚35岁,是一个宝宝的妈妈,家住扬州的她在当地接受“两癌”筛查时,B超结果提示乳腺上有个肿块,于是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结合进一步的钼靶检查和核磁结果,高度怀疑为恶性,进一步接受穿刺确诊为乳腺癌。”谢晖回忆说,当时提示肿块已经很大了,约3.5厘米,加上患者本人乳房较小,已经失去了保乳的可能。朱女士强烈要求保乳且对疤痕十分介意。最后经团队讨论,决定行腔镜下乳房切除以及假体的重建手术方案。
“距离手术2周左右,患者的创口已基本恢复,患者对手术和外形都十分满意。手术疤痕也藏在腋下,仅有几厘米,即便去游泳,也基本上看不出来。这样的手术既保证了外观,也不会影响患者后续的正常治疗。”谢晖表示,因为患者有生二胎的需求,为此团队在进一步基因检测的基础上,给朱女士也进行了一个生育力的保存。
那么,对于前期因为其他原因,接受乳房切除后,后期想通过手术再造一个乳房,现实吗?谢晖表示,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延时重建在临床中是可以实现的,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业已全面开展,无论是自体组织重建还是假体重建,都可以在省肿瘤医院顺利进行。但在此前,需要接受一个全面的评估,和医生充分沟通手术方式,做好全面评估后进行。
从生理到心理,个案化管理让患者不再“孤军奋战”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乳腺中心,腔镜下乳房切除以及假体的重建手术方案正逐渐成为乳腺癌手术的主要方式。“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仅保乳是刚需,有时候生育力的保存、疤痕的大小都是重点考虑因素。除挽救生命外,还需要全方位地替每一个患者考量。”谢晖说。
对乳腺癌患者来说,一旦确诊,往往要面临手术、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重重考验,与此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包括心理、生理、营养等方面问题,以及手术后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和出血;更有甚者还有放化疗后的一些如疼痛、恶心等副反应。“此时,主诊医生一旦出现缺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千差万别。”谢晖表示。
谢晖介绍,就在前几天,在门诊中遇到一位53岁的女士,在另一家医院做新辅助治疗,因为有化疗的副反应,在接受两次化疗后,直接拒绝再次化疗,经过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肿块迅速恶化。“再次来到门诊,已基本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谢晖表示,看到这样的患者就会觉得十分的惋惜,因为很多副反应也是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即便是心理上的原因,也是有方法避免的。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为了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近期拟对每一位患者都配备一名个案管理师。在患者住院期间和术后治疗随访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个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胸小的人更容易得乳腺癌?走出乳腺癌的几大误区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在提醒广大女性重视乳腺健康的同时,网络上诸多缺乏科学依据的信息,也让不少女性颇为焦虑。
胸小的人更容易得乳腺癌,是真的吗?谢晖表示,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国外有统计显示,罩杯的大小跟乳腺癌的发病率,没有直接联系。胸小的人是因为会摸得更清楚,更容易发现。”但胸小的患者,在临床中保乳几率更小。比如同样两厘米左右的肿块,胸大的患者手术后,对原生乳房外形影响不大,但对于胸小的患者,可能只能选择全切。
不少新手妈妈会担心,奶水少是不是容易得乳腺癌?谢晖介绍,奶水少并不意味着乳房发育不好,奶水的多少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没有直接关系,新手妈妈只需要按需哺乳,不需要过多地担心。
谢晖表示,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除遗传和家族史外,月经初潮早(11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5岁以后绝经)、月经周期短;未生育或晚生育;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等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和熬夜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谢晖最后提醒,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诸多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但预防始终是应对乳腺癌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要强调的是早期筛查;第三,针对已经确诊并接受了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科学就医。通讯员 胥林花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