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是成长必修
创始人
2025-07-09 06:40:32
0

转自:贵州日报

谌晗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一项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63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1389份,结果显示:89.27%受访者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生活类常识课程,81.19%受访者表示若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自己愿意选修。

生活类常识课程受追捧,反映出来的是,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培养“不食烟火”的专家,而是塑造能妥善安顿身心、从容应变的个体,填补“生活常识盲区”,实则是大学教育功能的回归与拓展。

或许有人认为,高校作为学术殿堂,主要是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生活常识这类“鸡毛蒜皮”不该占用宝贵教育资源。还有人质疑,生活常识可在实践中自然习得;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各种攻略一搜就知道,为啥非得要特地开门课程来系统学?

然而,攻略五花八门,靠不靠谱得打个问号,社会也不会为年轻人预留无限的试错空间。租房遭遇黑中介、求职陷入招聘骗局,这些经历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损失,更可能消解青年奋斗热情。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高校有责任将生活中的风险与挑战前置处理。

我们既要为此类课程开设而欣慰,也要清醒看到,若课程无法真正“接通地气”,课堂里的“租房要点”“医保流程”讲解难免沦为纸上谈兵;学生为学分而学,教师为任务而教,最终恐怕只落得一句“学了,仿佛又没学”慨叹,徒增虚名而无实在价值。

要让“生活常识课”真正成为成长必修课,还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态探索、教学人员拓展上多做些努力。如将数字安全、AI伦理等新兴议题纳入课程;如在场景模拟、社会实践等环节多花点心思;如邀请专家、企业HR和政府部门人员登台分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常识之所以被称为“常识”,系统性学习固然紧要,但亲自探索、领会总结更为关键。我们期待,手持专业所铸“金刚钻”、生活智慧“十八般武艺”的青年勇敢走出校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见识、提升敏锐、磨砺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汇聚全量金融资源 护航科技型企...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科技型企业已成为推动...
春秋航空辟谣“飞机起飞后砸向地... (来源:上观新闻)@春秋航空发布称:今日,有网上报道关注7月15日9C7760航班情况。经核查,该报...
多措并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财物处置诉讼化试点...
城乡融合发展重在补短板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正从“基础...
做大互利“蛋糕”传递共赢信心 “海外参展商再扩容”“新增创新链专区”“‘链接度’更高”……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创新风...
云南餐博会8月8日至10日举行   本报讯 记者缪亚平 实习生杜雨鑫报道 记者7月17日从第三届云南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广发银行昆明分行联合多单位同植...   本报讯 记者李梦瑶报道7月15日,广发银行昆明分行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云南专员办、中国地质调查局...
160余位驻华外交官参观抗战胜... 转自:贵州日报 新华社记者 朱超 曹嘉玥卢沟桥畔,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的访...
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场监管局以农贸市场、商超为重点,采取不定期突击...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王刚:努...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7月9日,贵州南智云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站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