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信息素释放 实现害虫绿色防治
创始人
2025-07-09 03:30:54
0

原标题:抑制信息素释放 实现害虫绿色防治

蝗虫在啃噬玉米叶。康平(云南分社)/中新社

【研究进展】

蝗灾与旱灾、洪灾并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曾造成严重的农业和经济损失。记者7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团队与合作者成功解析了蝗虫群聚信息素(4VA)在蝗虫体内的完整产生过程,并找到了制造4VA的关键酶。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小分子抑制剂,能够精准调控4VA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有效干预蝗虫的群聚行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在自然界,昆虫依赖一种特殊的“化学语言”——信息素来传递信号,影响同类行为,比如召唤聚集。理解害虫信息素的产生机制,是精准干扰其行为、实现绿色防控的关键。因此,只要弄清楚4VA是如何产生的,就能有效干预蝗虫群聚行为,从而达到防治蝗灾的目的。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首次完整揭示了蝗虫利用信息素聚集的核心分子机制。他们发现,蝗虫制造4VA的策略十分精妙。它们巧妙地“借用”了植物中最丰富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制造4VA的主要原料,再经过两步反应,就能把这些来源于植物的物质快速转化成4VA。

同时,研究团队发现,蝗虫体内的两种关键酶4VPMT1和4VPMT2,专门负责4VA合成的最后一步。“这两种关键酶是阻止蝗虫聚集的绝佳‘靶子’。”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雷晓光说,“根据这两个关键酶的工作原理,我们设计出一种小分子抑制剂。这个抑制剂能精准关闭4VA的生产线,阻止其释放。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成功干扰蝗虫,让它们无法有效聚集。”

康乐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聚集的深层分子机制,更重要的是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干扰昆虫的信息交流来控制其行为,而非使用传统农药。这种方法有望推动农业害虫治理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陆成宽)

原标题:抑制信息素释放 实现害虫绿色防治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方长龙跌2.00%,成交额6... 7月9日,北方长龙盘中下跌2.00%,截至09:35,报83.17元/股,成交6764.12万元,换...
恒而达涨2.04%,成交额60... 7月9日,恒而达盘中上涨2.04%,截至09:36,报48.44元/股,成交6019.87万元,换手...
A100ETF易方达(1596... 7月9日,A100ETF易方达(159686)开盘涨0.19%,报1.055元。A100ETF易方达...
特发信息跌2.12%,成交额9... 7月9日,特发信息(维权)盘中下跌2.12%,截至09:36,报7.86元/股,成交9507.33万...
央企科技ETF(560170)... 7月9日,央企科技ETF(560170)开盘涨0.00%,报0.882元。央企科技ETF(56017...
泰祥股份涨2.04%,成交额8... 7月9日,泰祥股份盘中上涨2.04%,截至09:36,报26.06元/股,成交870.52万元,换手...
东华测试涨2.05%,成交额2... 7月9日,东华测试(维权)盘中上涨2.05%,截至09:36,报38.34元/股,成交2227.04...
金诚信涨2.06%,成交额2.... 7月9日,金诚信盘中上涨2.06%,截至09:36,报47.15元/股,成交2.65亿元,换手率0....
科创100ETF易方达(588... 7月9日,科创100ETF易方达(588210)开盘跌0.10%,报0.997元。科创100ETF易...
创业板综ETF华夏(15956... 7月9日,创业板综ETF华夏(159563)开盘涨0.22%,报1.389元。创业板综ETF华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