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高成长“两手抓”
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
◎记者 何奎
面对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资普遍共识。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下半年险资依旧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主要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以低估值、高分红为主的高股息标的;二是以新质生产力、新消费为代表的高成长标的。
今年上半年,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入市。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持续入市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优化权益投资风险因子、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政策为险资入市打开了空间;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长期债券收益率难以覆盖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要求,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资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对险资长期投资而言也是较好的机会。无论是从政策支持层面,还是从自身资产负债匹配需求来看,险资下半年都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我们也会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一家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那么,险资投资权益市场将会重点聚焦哪些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权益配置将秉持“哑铃”策略,一手抓高股息资产,获取稳定的股息回报;一手抓高成长资产,获取超额收益。
今年以来,险资一直在加大对银行等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据统计,上半年险资共有17次举牌,其中9次被举牌标的为银行股。未来,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股仍有望被险资配置。
“市场利率处于下行周期,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更加突出,尤其是PB低于1的低估值、高分红的高股息核心资产,其估值将迎来提升,银行股就是典型代表。”上海一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负责人说。
新质生产力、新消费等领域也受到险资机构的关注。华泰资产证券投资事业部权益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辛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增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新质生产力和新消费板块。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是国家重点战略支持行业,方向确定性强。尽管部分上市公司在行业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利润,但营业收入和资本开支增速显著高于全市场,长期经济产值潜力巨大,是长线资金可重点挖掘的优质投资方向。
“此外,随着国内人口结构中消费高增速群体比重向年轻一代倾斜,以及我国城市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房地产消费经济正被新业态消费经济所代替。为此,我们加强在‘新’领域的投研能力建设,加大投研团队在产业经验和前瞻消费方面的资源投入,重点挖掘长期发展前景好、商业模式可行性高的技术路线、产品和服务。”辛欢说。
下一篇:摩尔根掉井里去了结尾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