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竞秀。
7月7日上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科技招商联盟承办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科技招商暨成果转化对接交流会在兰州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技招商助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主题,畅所欲言,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突破,成果丰硕。
去年,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1.7%,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保持在全国第23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6.25亿元,同比增长8.39%;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125项,争取到位国家科研资金15.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463家,同比增长16.23%;科技创新型企业达1762家,同比增长25.23%;8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世界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
一连串“硬核”数据展现出我省科技创新的勃勃生机,这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注脚。
强音,落笔生花。
会上,郑健龙、赵春江、胡石林3位科学家的主旨演讲,为我省交通、智慧农业、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的种子需要沃土的培育才能茁壮成长。省科技厅、甘肃银行、太平保险甘肃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为大家解读了我省科技创新改革试点政策和科技金融创新产品。
从科创贷到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的金融政策,都在为科创成果转化铺路架桥,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互促共荣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在科技成果发布和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环节,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发布了涉及核技术、盐碱地微生态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成果8项;白银集团、甘肃亚盛种业集团等企业发布了有色冶金、农业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技术需求13项。
本届交流对接会,科技招商成果显著,涵盖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白银集团西北矿冶研究院冶金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彦龙说:“此次对接会,我们发布了7项技术需求,包括铼、硒、碲等稀散金属高纯制备技术需求。目前,我们已经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碲化铋和碲化锗等碲基化合物热电材料制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回响,未来可期。
2023年7月,第二十九届兰洽会上,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揭牌成立。两年来,双方合作成果丰硕,共同谱写了鲁甘携手并肩前行的一段佳话。
“山东大学与甘肃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已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执行院长钟耀华说,此次对接交流会,山东大学成功对接盐碱地高效利用的生物制造项目、秸秆降解的酶制剂生产项目等。下一步,山东大学将全面对接甘肃优势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丰富拓展更多领域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助力甘肃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大学的力量。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技招商暨成果转化对接会”充分发挥了科技招商联盟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系统集聚招商政策信息、前沿科技成果、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多元金融资本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对接平台的作用。下一步,科技招商联盟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共享招商信息、开展科技招商对接活动、提供招商服务与支持等,强化科技成果招商和科技成果引进,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甘肃省科技招商联盟为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对科技创新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徐越说。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何思哲
责编:黄昕鹏
主编: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