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通讯员 古亦馨
毕业租房有哪些注意事项?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推出了租房服务指南,手把手教毕业生租房,还给出了租房“避坑指南”。
警惕“低租金”“假承诺”“甲醛房”
使用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在找房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或租房App找房,先确定自己的实际需求,在租房平台输入理想的租房区域、可以接受的租金水平以及偏好的房间朝向等信息,从平台中筛选合适的房源。部分平台还有VR看房功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今年省内市场租金总体较稳定,租赁房源供应总体充足,可以选择多个房源进行比较。租房时要注意,与其他人合租租金相对较低,但要注意千万别群租,群租安全和消防隐患大,容易危害自身安全。
租房前要查看出租房屋的房屋权属证明,房主或出租人的身份证件,确认房主和出租人的关系,确保出租人有权出租。出租房屋为转租的,确认房主已书面同意该房屋可以转租;还要查看房主与出租人约定的租赁期间,确保租期在可转租时间范围内。
此外,还要警惕“低租金”。看房时,一定要先比较一下周边同类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不要图便宜选择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房源,要特别要警惕一次性预付3个月以上租金或租金大幅优惠的宣传,当心被骗取定金、租金,落入“租金贷”等圈套。
警惕“假承诺”。实地看房时,要检查、试用一下各种家电、屋内设施等,确认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发现问题要在合同中注明,不要轻信出租方的口头承诺。
警惕“串串房”网上也被称为“甲醛房”,部分房东用极度节省成本的方式对房子进行装修、掩盖瑕疵,之后作为精装修房高价租售,显著特点就是使用廉价劣质的装修材料和家电家具,虽然看上去很新且精致,但实际上不仅装修质量差影响居住,屋内有毒物质如甲醛、苯、TVOC等含量也超标,危及身体健康,必要时进行专业的检测和鉴定。
租赁房屋要签订书面的租赁合同,鼓励使用由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的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不要轻信任何口头承诺,所有约定均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才能切实保障权益。
入住前做好核查
房屋维修理清责任留好证据
租房入住前需要核查地址,核查承租的住房地址与租赁合同中标明的地址是否一致;核查住房设施设备情况,与出租人或其委托人共同逐项检查门、窗、墙面、地面是否有损毁情况;租赁合同标明的其他设施设备是否存在,有无损坏。如有缺失、损坏,应拍照留存,并要求出租人补充、维修;核查水、电、燃气等使用情况,对水费、电费、取暖费、燃气费、物业费、网络费、有线电线费等逐项核对,如出现欠缺等情况应及时取证,并要求出租人补缴。此外,承租人如有与他人有共用的空间,还应了解共用空间位置、使用要求等。
房屋维修责任方面,承租期内,如租赁合同中有约定,按照合同约定方承担维修责任。如无约定,承租人正常使用房屋情况下发生的房屋设施设备损坏,维修责任应由出租人承担;承租人过错导致的房屋设施设备损坏,维修责任应由承租人承担。但实际案例中,围绕房屋损坏的认定会有很多争议,承租人很难证明损坏是在自己正常使用房屋下形成的,因此承租人可在租房时对相关设施设备拍照,保留证据以免日后陷入租赁纠纷。
设备设施坏了,出租人拖延维修怎么办?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在设备设施损害维修责任由出租人承担的情况下,当设备设施发生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承租人应当及时告知出租人,如多次沟通后出租人依然以各种借口拖延维修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为保证拿到维修款,承租人在自行维修前可以先了解维修将产生的费用,再次跟出租人进行沟通,告知出租人拟安排人对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及可能产生的费用,并留存沟通证据。同时,维修产生的费用应开具发票并留存。
租房时要注意遵守租住相关规定。承租人应当对自己的使用行为负责。应当配合出租人做好出租房屋的备案登记、流动人口登记等,服从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管理服务站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承租房屋的规划设计用途;不得利用租赁房屋从事违法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未按照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使用房屋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还要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应当合理、安全使用居住房屋及其附属消防设施、设备,自觉接受、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及出租人的监督检查,杜绝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尤其不要在楼内(包括室内、门厅、楼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以及其他共用位置等)或易燃品附近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瓶充电,不使用超荷载的高功率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