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源于《黄帝内经》的药熨法,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将“药熨”发展为隔药灸,后来又衍生出“督脉大灸”“督灸”等疗法。火龙灸又称”长蛇灸”“扶阳灸”“督灸”,是在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基础上结合灸法特点改变而来;是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上进行的一种大面积隔物灸。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一病区火龙灸以骨科特色药酒、药物、艾绒等综合作用于一体,具有平衡阴阳、补益肾阳、活血化瘀、排毒消结、祛寒化湿、疏通督脉止痛的作用。火龙灸作用范围广、温煦效力强劲,是当前灸法中热力渗透最深的疗法,尤其对虚寒病症的调理效果尤为突出。
一、火龙灸的功效
1.温:以火祛邪,驱散寒湿、疏通滞气,促进气血运行。
2.通:疏通经络,畅通血脉,提升心脑供氧;缓解因长期压力引发的精神萎靡与肢体倦怠,恢复身心活力。
3.调:调和脏腑气机,调节神经功能,温煦胞宫、调理经血,有效缓解痛经及月经紊乱等妇科症状。
4.补:固本培元,强健体魄,激发机体免疫潜能。
二、火龙灸适宜人群
1.女性群体:手脚冰凉、月经周期紊乱、痛经问题,难以受孕、易怕风、畏寒,身体虚弱等。
2.男性及老年群体:疲劳、精力差,骨关节病、关节肌肉酸困疼痛等。
3.病后体虚人群:大病、久病初愈,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
4.亚健康人群:怕冷,颈部、肩部僵硬不适,腰部疼痛,腹部发凉疼痛,免疫力较差,容易生病等
5.疼痛性疾病患者:强直性脊柱炎、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腰背肌筋膜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类风湿疾病患者等。
6.肥胖症患者:脾虚湿阻或脾肾阳虚的肥胖人群,如:单纯性肥胖及发性肥胖等。
三、火龙灸禁忌症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出血倾向性疾病者、局部皮肤破溃、孕妇、高龄老人及过敏者禁用。
2.高热患者、糖尿病患者、骨折、急性摔伤患者禁用。
3.用后若患处皮肤有过敏反应,应暂停使用,防止感染,待过敏现象消失后可继续使用。
注:火龙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在使用火龙灸时,必须严格遵循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相关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文/骨伤科一病区 张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