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血铅中毒事件不该止于8人被拘#【#筑牢儿童安全屏障需系统性反思问责#】甘肃天水幼儿园血铅中毒事件令人痛心疾首。 天真可爱的孩子本该在幼儿园享受健康餐点,却因为后厨人员将含铅彩绘颜料掺入了食物,导致孩子重金属超标。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人员的道德沦丧,更应该被关注的是:现有的法律惩戒是否足以震慑这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想让不敢做坏事成为常态,核心在于构建违法成本远高于违法收益的刚性约束机制。涉事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园长和投资人必须严惩,但是仅追究个人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这起发生在年费过万的私立幼儿园的重大事故,反映出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制作全链条的监管漏洞,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为什么没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如此明显的违规操作呢?8人被抓的通报并未解答这些关键问题,事件引发的深层拷问亟待回应,铅污染颜料的来源和供应链责任需要彻查,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具体责任必须厘清。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更严密的食材添加剂监管机制,确保对民办和公办机构实施同等力度的监管。同时,受害儿童的长期健康监测和家庭赔偿方案也需要系统性的落实。这次事件是一次对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要构建长牙齿的监管体系,包括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准入流程、强化突击检查、完善信息披露和加大惩处力度。在危机应对方面,需要建立权威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和跨区域协调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儿童安全不容丝毫懈怠,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有力的执行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