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时隔一年多,新一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集中获批。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最新一期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信托类等机构累计批准额度为1708.69亿美元,较5月末的1677.89亿美元增加30.8亿美元。而上一轮集中获批还是在2024年5月。
QDII制度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QDII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在一定额度内,从境内汇出本外币资金,投资境外金融市场。在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平稳向好的条件下,适时发放一定额度,可有序满足市场参与主体合理投资需求,有利于QDII制度健康运行发展。同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发放新一批QDII额度,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和投资主体信心。
QDII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方面,QDII制度有效平衡了扩大开放和防控风险的关系。QDII在资格准入、产品发行、托管安排、投资范围、信息披露、汇兑管理等各方面,均建立了较完备的多部门分工协作监管规则,在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前提下,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另一方面,QDII制度对境内金融机构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境内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发展QDII业务,逐步熟悉和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了国际化资产管理和投资研究能力,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有利于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增加QDII额度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对海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助力投资者跨境投资便利化。QDII机制是中国特色金融开放的关键实践,不仅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参与中国的发展,还以普惠性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全球市场的门槛。自2006年实施QDII制度以来,境内投资者通过这一渠道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已成为常态。投资者的视野越来越“国际化”,对美股、港股及海外债券的投资需求持续增长。
增加QDII额度更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QDII额度,向国际市场传递了中国积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号,表明中国坚定推进金融开放的决心,有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进而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一扩容同时优化了资本市场双向流动的生态,为市场注入长期信心。
此外,增加QDII额度还有助于推动跨境资本双向流动,促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比如,QDII可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的开放新格局,二者相辅相成,通过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更普惠的服务模式、更高效的市场联通,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开放与成熟。这也为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合作机遇提供了更多空间。
下一篇:主角做主播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