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留守儿童问题始终是不容忽视的民生焦点。这些孩子在成长关键期缺失父母陪伴,在学习、生活与情感需求上都面临诸多困境。他们眼中对亲情的渴望,无声地叩击着社会各界的心灵。近年来,宁陕法院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坚持“三到位”工作法,不断织密留守儿童司法保护网,以法治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典型案例:2025年5月,李女士向宁陕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女儿小花(化名)的抚养权,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行动。为全面掌握案情,切实保障小花的合法权益,法官干警在庭前深入民政部门、小花所在村委会、就读学校以及实际照料人家中走访调查。原来,小花的父亲张先生长期在外务工,多年未曾归家探望,年幼的小花一直由曾祖母照料。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考虑到小花的心理状况,法官通过微信耐心与她沟通,引导其卸下心理负担,充分尊重并倾听她的真实意愿。在交流中,法官察觉到小花复杂的情感诉求,她既渴望跟随母亲生活,却也盼望着能得到父亲的关爱。
经全面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家庭实际情况后,承办法官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以护航小花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多次组织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法官综合考量孩子意愿、双方抚养能力等因素,进行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双方理性沟通。最终,小花的父母在法官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小花由母亲直接抚养,父亲按月支付抚养费并享有定期探望权。此种处理方式既充分尊重了小花希望与母亲共同生活的真实意愿,也为其构建了父母共同关爱的成长环境。
今年以来,宁陕法院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作为家事审判工作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在具体个案中引入庭前“三到位”调查机制:即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当面沟通了解到位,掌握留守儿童的自身意愿和生活状况,强化家庭监护责任;与留守儿童就读学校、村委会(社区)负责人、左邻右舍走访座谈到位,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态等实际情况,排查成长环境风险;与妇联、民政、社工等组织联合评估到位,借助行政力量和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通过“三到位”机制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背景、心理状态、帮助政策,进行精准识别,找准保护着力点,让法治关怀真正抵达留守儿童的内心深处,以司法温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保护屏障。
下一步,宁陕法院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联合教育、妇联、民政、基层组织、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持续完善留守儿童司法保护联动机制,织密织牢关爱网络,为留守儿童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助力他们在温暖与希望中向阳生长。
通讯员:李俊辉 杨英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