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除草除虫增肥的稻田鸭。
■伊飞帆 本报记者 康福柱文/摄
7月,水稻进入了疯长期,五常市的稻田故事也正在被科技改写。水稻喝上了水果酵素,农田盖上了可降解纸膜,鸭子成了“除草工”,就连田埂上的鲜花都在帮忙除虫。这些看似魔幻的农业场景,正是“五常大米”品质升级的“秘密武器”。
叶面喷施酵素 大米自带香甜
“最近,我们又给稻田来了一次叶面酵素喷施,这是提升大米品质的一个好方法。”五常市山河镇小门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淑荣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植了约400亩酵素水稻,到水稻收割前,还得再喷施三四次酵素。
王淑荣说的“酵素”是将多种水果绞碎后,加水发酵三个月左右得到的混合液。她说:“我们的‘水果酵素’效果经过了验证,能有效提升土壤活性,生产的大米‘香、甜、润、滑、弹’,口感细腻。”经过有关部门验证,酵素大米食味值等指标超过普通大米,售价也高出普通大米不少。
王淑荣告诉记者,“酵素大米”品质好,客户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有200亩水稻被定制。
纸膜覆田 护秧苗除草
在拉林满族镇的一块稻田里,5月插秧时覆盖在田里的纸膜已开始降解,稻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能看见小龙虾在稻田里面爬来爬去,一派“虾稻共生”的和谐场景。
稻田的主人老李告诉记者,他采用“纸膜覆盖技术”已经好几年了,效果非常好。水稻刚插秧时水温比较低,在地里铺上纸膜,能有效起到提升积温的作用,帮助稻苗快速成长。纸膜还能将杂草盖住抑制其生长,省去了除草环节。覆田纸膜是用秸秆纤维素制成的,前期从土壤中吸收氮,在水稻孕穗期,纸膜降解释放出的氮又为土壤增加了肥效,促进水稻后期生长,绿色环保又提高了食品安全系数。今年,老李尝试在稻田里养小龙虾,预计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2025年,纸膜覆盖种植技术在五常市得到大力推广,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有的大型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
“稻、花、鸭”共生 生态农业闯新路
“这些花不是用来观赏的,主要用来除虫。”在五常市五常镇丰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田埂上栽植了一排排的百日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与碧绿的稻田相映成趣。
合作社负责人杨雷告诉记者,田埂上栽植百日草。能吸引赤眼蜂等昆虫,它们是水稻害虫潜叶蝇、二化螟的天敌。近几年,水稻插秧后,杨雷就会组织社员在田埂上栽花。这个妙招是一位大学教授传授给他的,已经用了10多年。此外,他们还在稻田里放鸭子,稻田鸭既能除草除虫,又能提供天然肥料,“稻、花、鸭”共生的种养模式,让合作社的“生态米”卖到了每斤近20元。
如今,这片稻田已成为“私人定制”的专属稻田,客户近万人,遍布全国,且客户群每年都在递增。“这就是对‘高品质农业’的回报。”杨雷说。
从酵素种植到纸膜覆田,从鸭群除草到鲜花防虫,“五常大米”的升级之路正是冰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缩影。这些“黑科技”不仅保障“五常大米”更香、更安全,也让乡亲们的钱包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