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在哈尔滨的首个前置仓投入运营。
■本报记者 陈悦
近日,随着麦德龙在哈尔滨的首个前置仓正式投入运营,冰城市民家庭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再次提速。这座400平方米的智能化仓储站点,以“线上下单1小时达”的高效服务,成为哈尔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新标杆。今年以来,哈尔滨市通过引进新型零售业态、加码绿色智能家电补贴、扩大家装消费政策覆盖面等系列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政策拉动效应显著。
零售创新提速
前置仓激活即时消费新场景
7月6日,在南岗区大成街152号的麦德龙前置仓内,冷藏区堆满冷饮冰品,分拣员正根据不断响起的系统提示音快速配货。“今天不到1小时订单破百单,冰淇淋、冰果汁等冷链商品最受欢迎。”麦德龙哈尔滨商场总经理孙丽杰介绍,该仓精选2000余种高频商品,配送范围覆盖中央大街、哈工大、会展中心等核心区域,并针对哈尔滨气候特点动态调整商品结构——夏季加码消暑商品,冬季将重点保障粮油、防寒用品供应。
“作为麦德龙在东北三省布局的第五座前置仓,南岗仓的落地是哈尔滨优化商业网络的重要实践。”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模式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与社区末端深度融合,有效响应了《哈尔滨市推动即时零售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据悉,麦德龙还计划在香坊、哈西等区域增设前置仓,进一步织密便民服务网。
政策加码家电升级
绿色环保成为消费主流
零售业态创新的同时,哈尔滨市以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撬动大宗消费。5月以来,黑龙江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冰城家电市场迎来“换新潮”。南岗区某卖场销售人员透露:“近期,1级能效空调、嵌入式冰箱等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00%,政府20%的补贴叠加商家让利,一部分消费者实际支付价可省近万元。”
市民赵先生的购物清单印证了这一趋势——他购置的冰箱、洗碗机等5件家电,原价2.7万元,享受补贴后仅支付1.7万元。政策设计上,哈尔滨还创新推出“五进活动”,通过社区、企业等渠道精准推送补贴信息。截至6月底,全市参与家电补贴的商户已达417家,覆盖范围从主城区延伸至巴彦、五常等县市。
炎炎夏日,空调成为补贴政策下的热销品类。在道里区一家电卖场,多款1级能效空调被贴上“省电20%”“政府补贴立减”标签。市民刘女士算了一笔账:“一级能效空调虽然单价高,但长期使用更省电,加上20%的补贴,实际比普通机型更划算。”卖场负责人表示,6月以来空调销量环比增长60%,其中80%为高能效机型,政策引导下的绿色消费趋势明显。
家装补贴扩围
激发存量提振市场活力
除家电外,哈尔滨还将消费激励延伸至家装领域。5月20日起实施的《家装建材领域消费补贴指引》,涵盖瓷砖、浴霸、灯具等16类商品,消费者最高可享20%立减补贴。市商务局通过动态补录机制,持续吸纳优质商户参与。从事家装行业的王先生评价:“过去客户更关注价格,现在补贴政策直接推动他们选择环保材料,市场结构正在优化。”
当前,哈尔滨市政企协同构建消费新生态。从麦德龙前置仓的“1小时达”到家电、家装补贴的精准“滴灌”,哈尔滨促消费举措始终围绕便利性与实惠性双线推进。市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县域商户招募,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更广群体。
业内人士分析,哈尔滨以政策为杠杆、以企业为支点,正逐步构建“便民生活圈+绿色升级+服务优化”的消费新生态,为东北地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可复制的“冰城样本”。
下一篇:水稻“喝”果汁 鸭子会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