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开栏语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风尚,本报今日起开设“凡人善举”专栏。旨在发掘群众身边的暖心故事,凝聚凡人微光,鼓舞奋进力量,营造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浓厚氛围。
2011年10月,未满40岁的王咏梅走马上任,成为和平区南市场街道鲁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十几年来,她始终心系民生,将居民利益放在首位,串百家门、听百家言、记百家事、暖百家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的初心和“党派我来”的使命。
鲁园社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民生问题繁杂。王咏梅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中间,与居民聊“一分钟”家常,了解其家中基本情况及事态发展;作好“一次”民情记录,从中分析研判事态发展程度;倾听“一顿”牢骚,让居民不满情绪得以宣泄……
南五经街86号院3栋楼12个单元,上水主管线年久失修且多处存在漏点,13家产权单位互相推诿,每天只有半天的供水时间,且接出来的水浑浊并夹杂大量泥沙,致使居民怨声载道。王咏梅闻知此事,多次召集居民代表和产权单位协商议事,最终成功筹集14.6万元维修金,彻底更换了管线,保障了院内298户居民的正常用水。
为了让困难群体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王咏梅在社区发起了“心愿墙、送温暖”活动,成立“暖心圆梦”志愿者服务队,收集并帮助农民工家庭和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发动省直、市直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爱心捐助,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王咏梅带领大家开展“共享儿女”与“雏鹰助力”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解决独居老人和特殊人员的后顾之忧。
一户籍为外区在鲁园社区租房居住的居民,家中9岁男孩为非婚生子,父亲重病重残、母亲离家出走,男孩与奶奶相依为命。面对男孩面临失学失管的现实,王咏梅及时上报街道党工委,在区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将孩子转至家附近的小学读书。同时,她又协调“大党委”成员单位与男孩家庭对接帮扶,保障生活必需品,并帮忙为孩子的父亲办理了残疾证及家庭低保。孩子的奶奶逢人就说:“有了王书记的帮助,生活在鲁园社区大家庭真是幸福。”
鲁园社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对此,王咏梅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具有鲁园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深入走访,她深刻认识到, ,王咏梅:小巷春秋织锦绣)解决治安、维稳、环境等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新老市民融合。为此,她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沈阳新市民”系列活动,通过“迎新春联欢会”“新老市民娱乐赛”“睦邻节趣味运动会”“亲子衫DIY绘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了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要人群的“新老市民和谐一家亲”特色品牌。一系列服务新、老市民的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王咏梅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如今,在她的带领下,鲁园社区正朝着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邻里和睦的一流社区目标稳步迈进。
本报特约记者 吕良德
上一篇:35年,换一种身份入场
下一篇:林下“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