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近日在武汉举行。在论坛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货币政策转型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张军表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建议关注名义GDP增速而非单纯实际GDP增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目标从过往的3%降至2%,这一调整体现了政府对物价问题的重视,因此,政策需围绕该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物价,张军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需要警惕供应链断链风险;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投资相对几年前明显下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致公共资本支出未完全恢复,总需求增长乏力;三是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足。
张军认为,过去几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开,诸如美国此前加息时,中国因资本流出问题而难以大力降息,因此,货币政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偏向数量型政策(如信贷政策)。
对于货币政策转型方向,张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短期货币政策需摒弃以GDP增速为目标,盯住物价和就业;二是加强与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过度错位;三是推动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张军表示,数量型工具在高通胀时期实施宏观调控或许有用,但在低通胀等状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转变为以价格型为主,利率和汇率政策需大胆盯住物价,确保2%的通胀目标能够实现。
(胡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