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茜
近日,多地传来免税新政后市内免税店布局新进展。6月28日,武汉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此外,长沙、广州等地的免税店也传出将于近期落地的最新消息。
市内免税店是指设立在市内特定区域,向即将出境的国际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2024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在武汉、广州、成都、深圳、天津、西安、长沙和福州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此前,在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已分别设有6家市内免税店。
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市内免税店数量的增加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离境退税”业务的兴起,有望让国际游客来中国“代购”成为新潮流,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新活力。
坐享多项经营红利
6月28日,在试营业近一个月之后,由王府井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的武汉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这既是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也是财政部等五部门新政出台后,全国首家新开的市内免税店。
7月6日,趁着周末,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武商MALL六楼的武汉市内免税店。对于武汉人以及武汉周边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武商MALL是武汉老牌高端商业的代表,去年客流量超过3200万人次,以突破百亿级的销售体量成为华中地区高端消费地标。
上午11时,店内逐渐热闹起来。整个免税店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店内设置有免税品区、有税品区和茶歇区,在售香化彩妆、3C数码、国际精品配饰、酒水、国潮文创等品类。
随着顾客陆续到店,护肤品区和3C产品区更受到追捧。免税店入口处以及收银处摆着的“购物须知”显示,市内免税店的销售对象为即将于60日(含)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购物时需持出入境有效证件,并已购买出境机票或国际邮轮船票。
记者注意到,从目前新增市内免税店的选址来看,基本都位于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核心商圈。如预计今年9月底投入运营的长沙市内免税店位于长沙王府井百货的8楼,占地约2000平方米。中免集团在成都的市内免税店选址成都仁恒置地广场,位于城市中轴线东侧,地处CBD核心区,毗邻“春熙路—盐市口商圈”,附近有四川锦江宾馆等高端酒店群。
“这一布局背后蕴含着对消费场景与成本的双重考量。”武汉市内免税店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与机场免税店“过安检后限时购买”的限制不同,市内免税店对消费者更友好:持护照及60天内离境机票的旅客,可在商场内灵活购物,且能同步享受商圈内的餐饮、影院、VIP服务等配套。
上述负责人透露,从此前试营业来看,消费者不仅是来买免税品,还可能在商场吃饭、看电影,形成消费联动。即便不购买商品,普通消费者也可自由参观,购买有税品区的商品。目前该店的有税品区上架了故宫文创、武汉礼物等知名国潮品牌的文创和服饰,这也为商圈带来了潜在客流增量。
成本优势同样显著。有熟悉免税业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机场免税店除了缴纳租金外,还需要与机场约定销售额提成比例。市内免税店虽然有城市和商圈的差异,但是整体租金成本更低。王府井去年曾发布的一则中标公告显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境免税店面积为323.84平方米,首年保底租金为249万元,销售额提取比例为19%。
此外,离境退税政策也成为补充红利。武汉市内免税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武汉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税店所在的武商MALL同步参与城市离境退税体系,外国游客可享受增值税退税,虽覆盖范围有限,但进一步完善了消费服务链条。据了解,湖北省首批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共有57家,其中33家位于武汉,武商MALL等位列其中。
助力入境消费升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2025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991亿元,其中免税市场规模将达5724亿元,占比63.7%。我国国内免税店包括海南离岛免税店、出入境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交通工具上的免税店等。
经济学者盘和林向记者表示,相比其他免税店,市内免税店优势在于位置更便利,购物时间更宽松,环境舒适度更高,增强了消费者对免税商品的易得性,提高了购买便利性。加上今年以来入境游的持续增长,为市内免税店带来新机遇。
“以免税店带动相关消费,也是各大城市乐于见到的。”盘和林认为,市内免税店作为线下商业实体,彰显了城市消费升级的方向,起到为商圈和城市消费聚力的效果。
记者注意到,免税新政中还要求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转型为市内免税店。也就是说,目前获批设立市内免税店的城市名单,包括原来拥有市内免税店或外汇商品免税店的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等14座城市,以及新增的武汉、西安、长沙、福州等8座城市。这22座城市中,不少城市均提出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内免税店无疑是其提升国际消费地位的重要一招。
今年以来,上述22座城市在发布的提振消费的方案中,关于支持免税店建设的举措频频出现。7月2日,四川省发布《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细化举措清单》,提出支持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支持成都市内免税店建设与运营,推广“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优化支付模式,并扩展覆盖范围至成都以外的市(州)。西安此前也提出,将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创建,积极推进市内免税店开业。
熟悉武汉商业的咨询专家彭清远介绍,以武汉为例,通过引入市内免税店,既提升了城市商业的国际化水平,也为国产商品“出海”搭建了平台。尽管目前受限于退税政策,国产商品品类有限,但长期来看,“中国制造”有望通过免税渠道扩大国际市场。
记者在武汉市内免税店看到,该店武汉礼物专柜内展售的各类荆楚特色商品也是一大亮点,汉绣、红安大布、英山缠花、黄石布贴等在内的荆楚传统手工艺品、非遗文创、纺织非遗等产品数量已超过200款。
武汉市内免税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店试图将消费场景从“免税购物”扩展至“城市文旅体验”。“哪怕游客不出国,也能在这里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伴手礼,这是对旅游消费的补充”,上述负责人解释道,同时也希望通过免税店的窗口效应推动国潮特色商品走向国际市场。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表示,市内免税店政策有望为国内免税市场带来持续增量因素,预计运营商有望逐步向旅游零售方向发展。上述负责人同时透露,武汉市内免税店计划联动旅行社、航司、外事机构拓展客群,将免税店打造成为游客旅行清单上的新地标。
从“试点”走向“常态”
作为全国 “先行者”,武汉市内免税店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样本,多家上市公司也加快了在市内免税店领域的布局。
目前,中国中免正全力推进原有市内免税店转型升级,已完成北京、上海等多家经营协议签署,并中标广州、深圳等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税店经营权。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中免透露,已经开业的市内免税店有大连、三亚、青岛和厦门4家,其余9家均在筹备准备中。
5月29日,广百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中国中免、岭南控股、白云机场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开拓广州市内免税店业务。而另一上市公司王府井还同时获取了长沙市内免税经营权,实现离岛免税、口岸免税、市内免税全覆盖。
如何让市内免税店真正从“试点”走向“常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需要政策和市场共同破局,通过政策逐步放开、城市开放度提升、企业模式创新的三方合力,激发出市内免税店的更大潜力。
盘和林认为,首先要扩大免税品类,增强产品的丰富性,提升对客群的吸引力。记者注意到,由于我国免税店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目前市内免税店仅允许销售19类常规商品,香烟、手机、黄金等均被排除在销售清单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颖熙也提出,目前,我国市内免税店商品种类有限,且有部分高端品牌为了维护其品牌形象而不愿入驻免税店。因此,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环境中,打造免税店自身独特的亮点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明确鼓励“国产商品出海”,免税店成为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彭清远表示,国产商品退税机制正处于探索优化阶段,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退税环节、责任主体等细则,为更多中小品牌打通进入免税渠道的便捷路径。当前,部分具备成熟出口链路的国货精品已率先入驻,而更多特色国货也在蓄势待发,将逐步丰富免税市场的“中国元素”。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市内免税业务仍处于成长阶段,但在政策持续拓展、市场主体积极探索的双重推动下,行业成熟度将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成为激活消费、服务‘双循环’的重要力量。”彭清远认为,免税店的客群活力与城市国际旅游吸引力、航班网络密度等紧密相关。当前各地正通过提升开放水平、加密国际航线等举措,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随着市内免税店流量稳步提升和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