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7月7日,《法治日报》记者获悉,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网安部门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及乌鲁木齐住房信息的万余条公民个人数据被非法获取、出售,其中,某房产局一名工作人员为赚“外快”,收集业主信息转卖,成为这条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的源头。
目前,涉案的乌鲁木齐市某装修公司经理张某、某广告传播公司经理汪某、某房产部门聘用人员杨某以及非法中介人员王某等四人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装修推销电话无孔不入
最近,家住乌鲁木齐市的小伟夫妻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钥匙,还没来得及好好规划装修,就被接踵而至的推销电话“轰炸了”,基本都是“全屋定制、装修整包、家具批发……”等各式各样的推销电话,并且来电人员十分了解其房屋面积、位置、房主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小伟夫妇果断通过新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举报平台进行举报,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一条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浮出水面。
精准推销寻找“捷径”
某装修公司经理张某因业务竞争激烈,传统营销模式效果不佳,便开始想办法收集客户住房信息,“精准推销”提高公司业绩。
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信息,张某便打起了歪主意,在得知自己妹夫王某与某房产局工作人员杨某系朋友后,便出钱让王某帮助收集客户住房信息,同时欲通过广告传播公司经理汪某交换客户信息。
高额“收入”埋祸根
王某见有利可图,便联系了某房产局聘用工作人员杨某帮助非法查询提供信息。杨某为了赚取“外快”,利用工作便利,收集包含业主姓名、房屋面积、位置以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将相关信息卖给王某,王某再转发给张某赚取“差价”。
黑灰产业链成“闭环”
某装修公司经理张某将非法获得的数据分发给公司业务人员开展电话推销,同时将收集的客户信息提供给某广告公司汪某,帮助该公司做某视频平台推广和短信群发推广业务。
在此过程中,汪某用张某提供的客户信息不单单为装修公司一家做广告推广,同时将客户信息用于其他医美、房产、家具、装修公司的广告推广中非法获利,并将其他公司提供的客户信息作为交换转发给张某,造成被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不断扩散。
据警方介绍,根据法律规定,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普通信息达5000条即构成犯罪,敏感信息50条即可追责,此案中万余条敏感信息已远超立案标准。本案中,张某、王某、杨某、汪某等人买卖、交换公民个人信息超万余条,公安机关已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立案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张某、王某、杨某、汪某原本生意不错,但法律意识淡薄,为攫取高额商业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警方提醒,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需要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企业加强自律,公民个人也应当提高警惕,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如果遭遇类似的骚扰电话,应及时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下一篇:小暑:书香浸夏 茉莉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