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青年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88年前,“七七事变”标注的既是一段救亡图存悲壮历程的新起点,更是一个民族觉醒奋起伟大征程的开端。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自觉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一生的真情投入,汇聚成奋斗的前进洪流,方可为民族复兴增添无穷力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美好的现实。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次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从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一面鲜血凝结的旗帜,召唤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构筑起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钢铁长城。
“七七事变”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怒火,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88个寒来暑往间,卢沟桥上的石狮依然刻满岁月的记忆,宛平城的城墙还留有累累弹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七七事变”,回望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我们怎能不为先辈的英雄壮举所震撼,不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而自豪?审视世界风云变幻,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国家和民族命运变迁的深刻启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困难不能克服的坚定信念。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尤须从“七七事变”肇始的全民族抗战中,汲取穿越惊涛骇浪、开创光明未来的力量。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唯有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集中精力不断发展自己,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才能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沧海桑田,自立自强的追求不变。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和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建设发展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表明,强大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今天,从“七七事变”的历史烟云中汲取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才能无惧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告慰历史。
沧海桑田,自信沉毅的底气不变。88年前,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中国“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各种错误论调,如果没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心,中国抗战胜利是绝难实现的。今天,从“七七事变”的岁月年轮中汲取奋进前行的勇气,我们才能不为外部挑战所扰,不被局部和暂时困难动摇,才能扛得住压力、稳得住心神。
沧海桑田,勠力同心的奋进不变。“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一定会生存的。‘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自觉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一生的真情投入,汇聚成奋斗的前进洪流,方可为民族复兴增添无穷力量。
88年前,“七七事变”标注的既是一段救亡图存悲壮历程的新起点,更是一个民族觉醒奋起伟大征程的开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美好的现实。
责任编辑:韩保林(EN087)
下一篇:军号声声,凝固在血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