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6月6日17时,玛多县公安局黄河派出所民警将被困牧民群众及牲畜等重要财产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扎西本 摄□讲述:扎西本(青海省玛多县公安局黄河派出所民警)
6月6日下午,青藏高原的天色骤然阴沉如墨,我坐在派出所的值班室里,窗外暴雨倾盆,猛烈撞击着玻璃窗。
17时整,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牧民卓尕的声音带着颤抖与焦灼:“警察同志,登曲那拉河的水猛涨,快淹到草场低洼处了,有人被困住了!”我的心骤然收紧,警情就是命令——我立即向所长汇报,他当机立断,我们抓起救援装备,驾驶警车冲向那片风雨中的草场。
暴雨如注,雨刮器在车窗上徒劳地左右摇摆,视线模糊一片。我紧握方向盘,车轮在湿滑泥泞的路上不断打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
赶到登曲那拉河边,眼前的景象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与断枝,疯狂吞噬低洼处的草场,已逼近牧民帐篷。被困群众站在帐篷前,雨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襟。看到警车,他们如遇救星般拼命挥手呼喊。“别怕,抓紧时间,我们一起转移!”我大声喊着。所长迅速与黄河乡政府工作人员联合部署,驾驶警车将老人与幼儿一趟趟运往安全的高地。之后,我们又返身冲入齐腰深的冰冷洪流,在泥泞浊浪中跋涉。
几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在惊恐中瑟瑟发抖,我们有的用臂弯小心抱起小牛犊,有的奋力牵引着焦躁的牦牛,在洪流中艰难往返。数小时后,牧民和所有牲畜终于全部脱险。
夜色渐浓,暴雨却毫无停歇之意。安置点帐篷内灯火亮起,我们不顾湿透的警服紧贴着皮肤,又继续投入到搭建临时帐篷、搬运物资工作之中。卓尕用冰凉颤抖的手紧紧抓住我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谢谢警察同志……”质朴的言语,瞬间融化了风雨带来的所有疲惫与寒意。
这样与天灾搏斗的场景,在高原并非孤例。就在今年3月,暴风雪夹杂着刺骨的寒风席卷大地,3月14日零时40分,我接到群众报警:辖区一孩子跟母亲外出放牧时走丢。接警后,我们第一时间驱车赶赴现场。因辖区牧区面积较大,除了我们派出所民警外,还有众多群众自愿加入到搜救队伍中。高海拔缺氧、呼吸困难,加之暴风雪肆虐,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无法使用无人机搜寻,只能靠人力搜寻。
大家经过10个小时的合力寻找,终于在一处草场找到了走丢的孩子。我们一路向县医院疾驰,以最快的速度将被救孩童交到前来救助的120救护人员手中。
这些经历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从警记忆中。每一次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都让我更清晰地触摸到这身警服所承载的千钧重量。(整理: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钧钧 通讯员白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