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浴血奋战十四载!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这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这是人民的战争,这是属于人民的胜利!
江苏新闻广播携手全国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人民的力量》。今天起,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inJiangsu我苏、大蓝鲸客户端,以及江苏新闻广播、全国新闻广播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80位讲述人带您穿越历史长河,讲述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力量。
讲述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韩啸(右一)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军突袭北大营 东北军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每当东北的高粱快熟的时候,长白山天池也进入了寒冷季。1931年的9月,本该是秋高气爽、喜获丰收的时节,却出现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事件。
9月18日晚上10点20分左右,日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爆炸,然后以所谓“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为名,向位于沈阳城北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猛烈进攻。北大营内伤亡不断增加,即便是一次次紧急请示,驻守官兵得到的命令依然是“不准抵抗,等待交涉”。
东北军独立第七旅620团爱国官兵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本团官兵势不能持枪待毙,‘等候’不等于‘挨打’,敌人向本团营方进攻时,我决心还击。”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北大营部分爱国官兵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对进攻的日军进行了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之夜的战斗异常激烈,一直打到下半夜三点多钟,在上级一再催促撤退的命令下,东北军爱国官兵最终忍痛撤出北大营,突出日军重围。
不逃跑不投降 沈阳警察与日军展开血战
就在日本关东军袭击北大营的同时,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也做好了进攻沈阳城的准备。
面对东北军的隐忍退却,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毅然下令:
“各分局队要尽力抵抗,非到不能支持时决不放弃阵地。”
这是一次不对等的战斗,日军在武器装备和人员数量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还动用了坦克、重炮等重武器,只有轻武器的警察队伍付出了沉重代价,黄显声无奈下令向锦州撤退。
对于“九·一八”事变中爱国人士的英勇抵抗,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名誉会长、辽宁省“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评价说: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抵抗。东北军爱国官兵和沈阳爱国警察他们没有执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进行了勇敢的抵抗,代表了沈阳人民、东北人民、中国人民的爱国决心,代表了民众的抗战呼声。”
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9月19日清晨五点多,日军完全占领北大营;六点,占领沈阳城全城。惊慌不安的沈阳市民清早便看到了张贴在大街小巷的日本告示,告示中写的是所谓“中国军队首先挑衅、日本军队被迫还击”的弥天大谎。
与此同时,另一种布告也贴满了沈阳的大街小巷,这就是中共满洲省委贴出的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因《宣言》发表在9月19日,所以又称“九一九宣言”。
《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赵毅敏亲身经历了“九·一八”事变这场民族灾难,见证了日本侵略军的暴行。
“在那种情况下面,街上全乱了,日本军队到处在示威,这个时候老百姓都慌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那时候一定要担负起来,首先我们讲话、告诉老百姓怎么回事。”
赵毅敏生前回忆说,他抱着这个想法,在驻地一气呵成地写就了“九一九宣言”。这份《宣言》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必然性,指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号召人民罢市罢课罢工进行坚决斗争。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短短几个月内,东北地区全部沦陷。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派出大批优秀党员干部投身东北抗日第一线,组织和领导广大民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间点燃了抗击日寇侵略的熊熊烈火。
江苏台记者 王德俭 张雪
沈阳台记者 黄宁 温淳
图片来源: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央视新闻
学术支持: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辽宁省“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编辑:泊南
下一篇:让技术演进与就业促进双向奔赴